伴随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向一个现代化都市的嬗变,深圳文学与这座城市一道,由单调到多样,由浅白到深刻,由平淡到多彩,完成了35年的积累和创造,形成自身开放性与多元性、民间性与草根性、先锋性与都市性兼具的文化品格。
从无到有的深圳文学
30多年前的深圳是一个人口不到4万、街道不过几条的小渔村,被称为“文化沙漠”。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后,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胸怀满腔热血踏上了这片热土,他们在释放激情,挥洒汗水的同时,也播种着他们的文学梦想。
人们开始对深圳文学产生印象是缘自1986年9月一篇首发在《人民文学》的短篇小说《你不可改变我》,作者是深圳的刘西鸿。随后李兰妮的中篇小说《他们要干什么》,讲述了深圳移民们的奋斗故事,被称为“新移民奋斗之歌”;谭甫成以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挤迫之下产生的“智慧的痛苦”为主题创作了《小个子马波利》;梁大平在《大路上的理想者》中,刻画了闯深圳的“游民”们的“困惑感”与“焦灼梦”……在这期间大量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移民文化为创作主题的文学作品不断问世。
1984年,《特区文学》刊发了来深打工者林坚的短篇小说《深夜,海边有一个人》,成为全国打工文学的“头炮”。随后,深圳打工文学作家队伍迅速壮大,数以百计的优秀作家从深圳涌现,并从中诞生一些佼佼者如林坚、张伟明、安子、王十月、戴斌、卫鸦、曾楚桥、郭建勋等,创作出不少轰动全国的优秀作品,如《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出租屋里的磨刀声》等……
真正让深圳文学的名字喊响的则是深圳青年作家郁秀1990年创作的《花季雨季》,同时也开启中国“青春文学”先河,被称为新时期的青春之歌。随着第二代深圳人的不断成长,他们的青春记录、家园意识、文学想象力和驾驭语言、文体探索的能力不断提高,深圳的青春写作也不断形成规模。
文学工程成为城市新名片
作为一座在文化上有卓尔不群的抱负与追求的城市,深圳早在2003年就确立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到2012年更是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发展目标。为了繁荣发展文学事业,深圳不断完善文学精品生产机制,推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文学创作工程”,通过对全市范围内广大作家重点作品项目的全面征集、定向发动、主动策划、组织实施、服务扶持、全程跟踪、论证修改、研讨宣传等系列配套措施,在推动出作品、出人才、出机制、出导向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强力拉动深圳文学发展。
在文学创作工程的推动下,深圳文学创作活跃度提升,文学精品陆续涌现,文学深军队伍壮大,作家群落巩固形成,文学生态涵养完善,文学成果的研讨宣传、文学交流、评奖办节和文学活动,也有亮点,有新意,有特色,深圳文学的招牌继续得到擦亮。
迄今为止,深圳文学作品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金鹰奖、飞天奖等文学和影视类专业最高奖近40项;文学工程和深圳重点作品资助扶持项目,已经达到150个;利用文博会、香港书展等重要平台,成功举办了8次文学专题成果展;邀请莫言、阿来、苏童、格非、刘醒龙、陈建功、陈思和、李敬泽等80多位名家大师来深授课;连续举办9届的全国打工文学论坛,让2.2万多人次的农民工作家、自由撰稿人、底层的文学爱好者受益。
后来居上叫响文学之城
30年来深圳已形成一支颇具实力的文学创作队伍。截止2014年10月,深圳市作家协会现有会员1167人,其中省级作协会员454人,国家级作协会员102人。这支队伍大致由三部分作家组成,一部分是专业作家;第二部分是业余作家,即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不以写作为谋生目的的作家;第三部分是青年自由撰稿人。在深圳,坚持长期持续写作的作者不低于1.5万人。基本持续写作的作者不低于5万人。通过不同媒质不持续写作的作者10万人。这是一座拥有10万文学写作者的城市。
随着深圳成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新兴城市,深圳文学发展领域呈现出磅礴壮观的景象:一部部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不断问世,一批批拥有大量粉丝群的原创作家相继长成,深圳为全国奉献了移民文学、城市文学、打工文学、底层写作、网络文学、青春写作等不同类型的文学形态。30年的发展,深圳文学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谁也无法估算一座拥有10万文学写作者的城市,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创作人才、创作力量和文学热情。
深圳30年的文学从无到有,后来居上,发展创造出文学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壮观红火态势,但深圳有着更高的责任和担当,其文学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正如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所说:“让深圳成为一个富有独特个性和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城市,是深圳在中国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全体深圳人都意识到:打造和建设一个充满着活力,澎湃着激情,洋溢着青春的“文学之城”是所有深圳人的职责与历史使命。现在,深圳瞄准了打造世界“文学之城”的目标,努力追赶世界一流文学之城脚步,三十而立的深圳文学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