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华侨华人圈中,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华人参政热潮是当仁不让的最大亮点。这一年,海外华人的投票热情高涨,参选人数实现历史突破,当选人数令人惊喜。这一年,更是华裔新移民成功迈入政坛的标志之年。
在美国,刘云平成为美国首位华裔新移民国会议员,31岁的罗达伦则刷新加州史上最年轻的亚裔议员纪录;在加拿大安省市选中,60余名华裔参选,16人当选,成为华人参政新标杆;在法国,两位“80后”新移民王立杰和施伟明分别当选巴黎19区和20区副区长……
2014年,老牌华裔政坛人物影响力不减、新生力量应势崛起。多年来,华人对政治冷漠的刻板形象终于加快解冻。
这一年,华侨华人抚今追昔,对历史多了一份纪念。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100年前,近15万华工远渡重洋抵达欧洲,在纷飞战火中承担起各种艰苦繁重的工作,其中,2万多人永远长眠在这片异国土地上。一战后,许多华工扎根欧洲,成为旅欧华人,也成为中欧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今年,法国、比利时等地举办了纪念百年前来欧华工的活动。
回顾历史,是为了缅怀前辈,也是为了展望未来。法国、比利时等国政府和民众对一战华工的历史的重视和肯定与当地华侨华人以及法国友人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分不开。作为旅欧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一战华工历史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荣耀。
这一年,海外侨胞与祖国母亲的联系更加紧密。从年初到年尾,世界各地处处可见母亲带给游子的温暖。“四海同春”、“亲情中华”等慰侨演出传递的是浓浓亲情;“文化中国·名家讲坛”、“中华文化大乐园——优秀才艺学生交流团”等活动讲究的是文化的传承。再看国内,时时都能见到海外侨胞活跃的身影。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走回国内,把自己的前途与中国的发展紧密挂钩;“寻根之旅”等活动则让华二代、华三代亲身感受中华母文化的无比魅力。
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但是祖国母亲的痛与乐,海外侨胞都感同身受。今年,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哀悼77年前惨遭日军屠杀的30万同胞。海外华侨华人自发行动,或是尽自己所能,从世界各地搜集抗战文物并捐献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或是组织展览、话剧等活动重现历史,或是赶回中国,亲自去纪念碑前献鲜花、默哀。
路上当然不会处处是鲜花。这一年,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均曾爆出辱华言论。其中,西班牙更是一年内发生了3次辱华事件:4月,西班牙女主持人诬蔑华人吃人肉;5月,西班牙节目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10月,西班牙电视节目称中国人看起来都一样丑。
辱华言论背后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因素,也有文化因素。更重要的是,这些言论打破了人们玫瑰色的幻想,逼迫人们直视现实:要真正与当地社会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5年的新年钟声已经敲响。站在新年的门槛上,我们整理行装,信心十足。前面的路总有坎坷,但是我们依然昂首阔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