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小镇人的旅游梦

任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2月26日   第 15 版)

  当我再次走近这条小小河流的时刻,内心克制着一种惊异:眼前的一切,既在我的想象之中,却也在我的意料之外。

  玉带溪,原本是我故乡湖北省广水市的一条无名溪流,因为无名,连最详细的地图也没标示。听说,它流经小镇马坪的这一段儿,距离它的源头只有几公里。眼前这段穿镇而过的河流,转眼间真的化作了碧玉青带。略显弯曲的河道蓄满一湾碧水,微微水波间映照着天光云絮,河面上荡漾着红绿点点的塑制游船,给整个小镇带来了让人迷恋的幽美与安闲。

  穿镇的河段间架了数座小桥,如环秀桥、彩带桥等,坚实的拱桥既实现了全镇的交通之利,又给人以“小桥流水”的诗意想象。还有一座“歌行桥”,本来就取自刘禹锡诗句“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这种诗情画意,就像是千余年前的唐代诗人为我们面前的景色而写的,更叫人回味不已。

  小河两岸以玉栏贯通,光润整洁,两侧步道平坦,垂柳依依。沿河还立有诗词碑列,展示着本地书法高手不同风格的书艺作品,营造出一路园林古风。

  那是个夕阳西坠的晴朗傍晚,我沿着河水扶栏而行,感受着柳枝间吹来的习习清风,犹如置身于江南水景,缓缓几步,就觉流连忘返。

  马坪镇,也是一个同名行政区划的镇政府所在地。早在明代中叶,这里因水起市,每至涨水的雨季,时有舟楫穿梭往来,夜泊昼出,满载生棉茶叶等物资驶往附近的府河,再经几百里水路,抵达长江之滨的繁华商埠汉口。而今,曾经穿越过几个世纪的欸乃之声早已远去,彻底消失在沧桑岁月的流风之中,昔日水港舟影不再,河道日渐淤塞,特别是近些年,河水迅速腐变,深深的河床两壁,一片残枝败叶,垃圾横陈,蚊蝇孽生,沦为小镇“龙须沟”。一年前,我目睹过小溪水流发黑,岸壁上废塑纷披的景象,其破败还历历在目。

  就在我忧心忡忡地离开之后,马坪镇政府开始着手治理这条臭溪。他们举一乡之力,筹资3000多万元,拓宽河床,疏浚河道,并且截污清源,治标又治本,往日居民无法躲避的家门下的这条害渠,很快变为清水碧流,化作了诗画景观。对此,镇上居民感念不已,他们自发集结,一路鼓钹爆竹,喜气洋洋,到小镇政府门口贴了张烫金印刷的感谢信,并将昨日污河改叫“玉带溪”。

  其实,治理河流只是小镇巨变的开端,将小镇打造成新兴的旅游休闲景区,才是他们的完整蓝图,目标是4A级。我看到,沿河布局的饮食一条街早已动工,几幢旅馆及新街楼宇,已经伴着高高的脚手架拔地而起。小河上游,镇上筹资新建的一所小学也交付使用,红墙蓝窗,清新优雅,有人说它是全省最美观的乡村小学校舍。我虽然行走在校园侧面的宽阔林阴道上,却也能想象出墙内孩子们幸福的表情。

  相传,隋唐时期闻名于世的厨师陈志龙就出生在马坪一带,此人厨艺高超,被后人尊为厨圣,至今在广东沿海等地广被供奉。小镇人就在玉带溪边建起了5000平方米的“厨圣广场”,还为他竖起了高矗的塑像和牌楼。当然,这些决非是“无中生有”的徒劳,而是要亮出饮食文化的品牌。

  小河的改变,引来一座小镇的巨大变迁。在溪水两岸,小小古镇老街新城相连,校舍民居比邻,或千年青瓦老墙,或现代楼宇阳台,相映于新河之上。入夜,华灯初上的时分,玉带溪波光闪烁,水中倒映树冠灯影,与星月相衬映。朦胧宁静的小镇夜色,真让人如梦如幻。

红色旅游热湘潭(美丽中国)
小镇人的旅游梦
牛石梯田 天然盆景
探访西藏秘境吉隆
责编:栾峰 邮箱:luanfeng5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