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破解环境发展难题 构建城市绿色网架

铜川转型休闲养生城市

万水库 郑武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2月26日   第 05 版)

  铜川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正努力建设全国知名的休闲养生城市。转型后铜川的经济不但没有倒退,反而更具新的生机与活力。2012年5月21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全国294个城市中,铜川排名第七。

  因煤而兴的陕西铜川,20年前因“卫星看不见”而出名。10年前,该市着力开展粉尘污染治理,水泥产业浴火重生。经过综合治理,今日铜川,重现蓝天,收获绿色,并在2013年度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成为获此殊荣的7座城市之一。

  针对发展腹地严重不足的实际,铜川开发建设新区,改造提升老市区,破解环境污染治理、沉陷区滑塌区群众整体搬迁、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发展难题,使铜川迈上了转型发展的快车道。铜川大樱桃、耀州瓷、铜川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君核桃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已形成照金镇红色旅游、药王山医药保健游、大香山佛教文化游、耀州窑遗址及陈炉古镇陶瓷文化游、唐玉华宫休闲避暑游、冰雪运动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其中,宜君还荣获“最美中国”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2013年,铜川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分别增长30.6%和42.8%。

  铜川人崇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寸进之功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近年来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防护林、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确定了“三河、六园、多带、一圈”的城市绿色网架体系。“三个大水三个大绿”城市景观工程建设初见成效。建成了香山—照金和太安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40068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5%,绿地率36.25%,人均公用绿地面积10.24平方米,成功创建了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县、7个省级生态乡镇和5个省级生态村、17个省级“三化一片林”试点村、40个绿色文明单位。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灰椋鸟又飞回了铜川,黑鹳超过百余只,玉皇阁湿地成为远近闻名的“天鹅湖”,沮河流域栖息过冬的珍稀候鸟逐年增加,野生动物种群由1998年的97种增至140种。2013年,陕西省首次在秦岭以北的铜川市耀州区野化放飞了32只朱鹮,生存状态良好,今年先后孵化出2只朱鹮宝宝。小小朱鹮,见证着这座资源城市加快转型的绿色足迹。

陕西演绎丝路文化新风情(丝路聚焦)
为统筹全球科技资源探新路
铜川转型休闲养生城市
走村串户帮扶困难群众
新丝路 新亮点
西安市棒垒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责编:尹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