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一笔负千年重任

董希文多件珍贵作品首展

本报记者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2月24日   第 05 版)

  徐悲鸿极为推崇的《戈壁驼影》和《瀚海》、临摹敦煌壁画的精美之作、两个版本的《百万雄师下江南》连同16件创作稿……日前,“油画中国风——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全国各地重要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家属所珍藏的128幅董希文作品亮相。此次展览也是迄今为止展出董希文存世作品数量最多的一次展示活动。

  “作为从20世纪前半叶走向新中国的代表性艺术家,董希文对中国美术的发展抱有坚定的文化理想,自觉地把自己的艺术人生和人民的审美期待结合起来,回应并努力解答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重大课题,画出了中国气派,展现了时代精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

  《开国大典》创作小稿首亮相

  提到董希文,很多人会想到名作《开国大典》。虽然因涉及到作品的保护,大家所熟知的《开国大典》未在此次展览中亮相,但董希文为创作《开国大典》而作的创作小稿首次与公众见面,虽然纸面已经发黄,但后来成为“红色经典”的气象跃然纸上。

  据中央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董希文当年就是怀揣这件小稿咨询过徐悲鸿、艾中信、江丰、吴作人等艺术家,也请教过建筑学家梁思成。

  该珍贵小稿多年来被认为遗失,董希文之女董一沙在展览开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说:“作品一直保存在家里,只是过去没有合适的展览契机、正规的展出场合。而这次展览是对父亲生平创作的全面展现,因此将创作小稿拿出来呈现。”

  一生坚持油画民族化

  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整个展厅设计成富有民族气派的暖红色,期间穿插从董希文作品中节选出来的蓝天白云图案作为版块与版块之间的过渡。展览分为“转益多师”、“心系敦煌”、“革命历史画”、“重走长征路”、“春到西藏”和“访苏之旅”6个版块,展现了董希文在“油画中国风”、“油画民族化”实践上的成就。

  范迪安表示,展览充分突显了董希文对西方艺术借鉴取舍的原则,对民族文化的崇高信仰和文化自觉,这些是现代中国美术史乃至文化史的宝贵遗产,在今天尤其有激励和启发的现实意义。

  “他一生坚持油画民族化这一目标,并告诫他的学生‘一笔负千年重任’,他用所有的精力努力实践,耗尽心智。”董希文的学生、艺术家袁运生在追忆恩师的文章中如是写道,“董先生的心思全用在绘画里了”。

  据范迪安介绍,在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之后,还将陆续推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名家展。而启幕展之所以选择董希文,是因为“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历史进程中,董希文先生是一位为中国油画艺术和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毕生贡献的艺术大家与名师。”

“3D博览会”:构建产业良性发展生态圈
一笔负千年重任
国粹音韵响彻丝绸之路
资讯
责编:宋冰 邮箱:ice_songb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