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位于连云港市西南方,因公元前525年孔子登临此山眺望大海而得名,但长期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
1981年考古专家来此考证孔望山上的摩崖造像石刻,发现比敦煌石刻要早200多年,《人民日报海外版》特向海内外郑重报道了这一古迹的发现。这是继西汉马王堆、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第三次向世界发布重大考古消息,从而使孔望山“一举成名天下知”。
1994年,我曾有幸一睹孔望山风采。今年11月,我时隔20年再登孔望山。
这次登山,与上次的感觉大不同,上次是匆匆而过,走马观花,这一次我们就住在孔望山脚下的宾馆,早上晨练,即可登山览景,看得仔仔细细,真真切切,一饱眼福。
摩崖造像石刻是核心景点,1800多年前的巨幅汉代浮雕共有雕像115尊,最大的高1.1米,最小的仅10厘米,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石刻以佛教为主题,其中一幅雕了一只奄奄一息的老虎,旁边一个人用竹子戳破自己的喉咙,扑在即将锇死的老虎身上,用自己的鲜血和肉体救活老虎,这便是佛祖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传说。释迦牟尼因大慈大悲救活老虎,来世转为佛祖。还有一幅是释迦牟尼圆寂时的情景,众佛家弟子围在释迦牟尼的遗体旁痛哭流涕,更有一个仰在地上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他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伽什,他“因公出差”未能赶上佛祖的遗体告别仪式而悲痛欲绝。因年代久远,摩崖造像石刻的版权属于谁,已无法查考,但如此传世之作,肯定是出自当时一位了不起的大雕刻家之手。
孔望山山坡上立着两块不同凡响的巨石。秦始皇当年来到孔望山,面对山脚下的滚滚波涛,“立石为门”,指定这两块巨石为“秦东门”,即秦王朝的东大门。如今大海东去百余里,沧海变桑田,游人感叹不已。
这两块巨石除担当东大门重责,还各自有着自己的故事。其中一块在东汉时期被雕刻成一座石象。它是我国至今发现的雕刻得最完美最古老的古石象。它不同于一般的透雕(精雕)手法,而是采用圆雕(浮雕)技艺,刻出石象的轮廓,使石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更显得气势不凡。石象背部雕有“象石”二字,字体像篆书,又像隶书,字里行间反映了东汉时期篆书向隶书演变的痕迹。石象腹部还雕刻了一位俊俏的手执鞭子的驯象姑娘,笑意盈盈,呼之欲出。她头戴丁字型头饰,是典型的汉代姑娘服饰,这应是当代时装设计师研究古代服饰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面对美丽的“石中人”——汉代姑娘,我们的思绪穿越到了遥远的汉代。另一块巨石其貌不扬,很像馒头,故称“馒头石”。尽管它长相平平,却受到当地一些人崇拜,一些老人、妇女抱着生病的孩子前来拜它为“干娘”,据说拜它为干娘能祛病消灾,如果把小孩的衣服脱下来从裂开的石缝穿过去更能逢凶化吉。
山顶上孔子与两位弟子眺望大海的石雕是孔望山的点睛之笔。只见银须飘动的孔子望着大海,神采飞扬,正在发表他的高见,两位弟子则认真倾听,若有所思。面对笔祖,我们这些“笔杆子”纷纷在孔子像前合影留念。
山腰间有一个专供游人休息的凉亭和平台,一群大妈在此载歌载舞。她们热情好客,得知我们远道而来,热情地邀请我们与她们一同手拉手跳起圆圈舞,一曲下来,身上沁出汗水,登山疲劳一扫而空。
不远处还有一个广场,中老年人身穿武术服装,伴随着音乐击剑、打太极拳,别有一番风景。当年佛教名山,如今百姓休闲场所,老百姓才是孔望山主。
到了孔望山,能让人真正理解什么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虽然它海拔只有123米,却名扬四海,享誉中外。1988年,国务院将孔望山摩崖造像石刻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象和龙洞庵中的圆柏被定为“一级文物”。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一篇东西只读一两遍总是不济事的,不妨在细细咀嚼之后,再来一贯到底地读它几遍,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欣赏”。读山如读书,我已两次登上孔望山,但此山厚重、多彩、景深、意浓,将来有机会我还会再游孔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