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卡车”变成“手提箱”(创业中国 侨界之星)

——访第五届侨界创新成果奖获得者刘昊扬

张奕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21日   第 12 版)

  图为演示者用Perception技术来玩体感游戏

  如果您这个夏天观看了世界杯的话,一定会对中央电视台《我爱世界杯》节目中的虚拟球员有着深刻的印象。这些虚拟球员不但形象逼真,还会进行各种热身动作、向观众招手、欢呼等。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关键是诺亦腾公司开发的开放式的基于可穿戴式传感器的动作捕捉系统(又称Perception Neuron)。

  从桥梁到人体

  事实上,这些虚拟球员都由一名演员“扮演”。演员身上穿戴着Perception Neuron动作捕捉传感器,其一举一动都被传感器忠实的捕捉下来,并以无线传输方式发送到电脑上。

  电脑上的动作捕捉软件根据传感器数据实时计算出演员的身体姿态,并使用这些动作数据驱动事先已经设置好的虚拟角色模型,这样虚拟角色就亦步亦趋地按照演员动作一模一样地运动起来。

  有谁能想到栩栩如生的虚拟角色是由桥梁安全工程师设计的呢?

  诺亦腾公司的CEO刘昊扬一开始学习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从2005年到2008年,刘昊扬在国外的主要工作就是做桥梁的检测。“当时就是在桥上放传感器用以测量桥的震动,用桥的震动来评估桥梁的健康状况,判断桥梁是否要维修加固。”刘昊扬解释道。

  这样一个专业对口、前途无量的工作却没有让刘昊扬安心下来,2008年以后,他把目光转向了对人体动作捕捉的研究。

  “虽然桥是大型力学结构,人是人体动力学结构,但动作捕捉的工作也是用传感器来测动作,这与测量桥的震动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传感器来测量力学结构的运动。”刘昊扬在谈到这次改变的时候说道。

  市场技术双管齐下

  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市场的支持。2011年,随着传感器科技的进步,其体积逐渐缩小,价格也更加亲民。刘昊扬敏锐地把握到,下一个科技浪潮应该是传感器的应用。他说,“人的动作是人身上非常重要的信息,但无法数字化是非常遗憾的。视频只能传达二维信息,没有动作信息。”于是,他选择用传感器来记录人体动作。

  当时在动作捕捉领域,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光学感应。该技术出现时间较久,被观测者需要在身上粘贴反光点,观察者用镜头来追踪光点轨迹,其场地受限,而且价格贵、架设麻烦、受遮挡,最大的障碍在于这一套动捕设备十分巨大,需要一个卡车才能装下。

  刘昊扬并不打算向过往的技术妥协,因为他知道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在科技浪潮早期不应当追求模式的创新,而要追求技术的沉淀。谁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谁就能够成功。”

  创新实现飞跃

  但技术的研发并不一帆风顺。如同所有创业者一样,刘昊扬的传感器动捕技术一开始也遇到了难题:“最艰难的时候在于第一年,一方面是资金,第二个是对于未来的技术成果没有信心,第三个则是对于未来走势不太确定。”

  他和自己的团队运用力学知识背景和传感器方面的经验,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2013年研制出“不怕遮挡、无场地限制、无光照影响、携带方便”的Perception技术。而之前的“卡车”设备可以装在一个手提箱里,价格也比光学动捕低廉了许多。

  便宜又方便,刘昊扬“传感器走入老百姓生活”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各大设备厂商开始与诺亦腾合作,利用其核心动捕技术开发第三方产品,应用领域涉及可穿戴式设备、体感游戏、虚拟交互、体育训练、医疗研究等等。

  “只要信心足够强,加上理性的判断,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艰难的时候能否把信心保持下去,这是最困难的。”回首这段经历,刘昊扬总结道。

  诺亦腾(Noitom),是英文“运动”(Motion)单词的倒序拼写,我们期待着刘昊扬和他的Perception能够再次给世界运动捕捉行业带来颠覆。

一位塔国华商眼中的丝路机遇
海内外侨讯
面点里的艺术
聚焦世界华文文学大会
“卡车”变成“手提箱”(创业中国 侨界之星)
责编:杨子岩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