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风景奇美 古迹奇多 风俗奇异

木垒打造乌鲁木齐“大客厅”

王宝君 杨滋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21日   第 06 版)

  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新疆对外传播工作的指示精神,展示新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向海内外传播新疆和谐稳定良好局面,反映新疆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历史、传统,应海内外读者的强烈要求,从今天起,人民日报海外版《魅力新疆》周刊创刊了。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欢迎海内外朋友踊跃体验魅力新疆,并为本版赐稿。

  ——编者

  

  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2014年“十一”长假期间,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旅游收入2867.6万元。短短几年里,木垒县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今年7月23日,在木垒县赛马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这里拉开大幕。木垒县委书记王志华说,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7月17日,至今已跨越60年奋斗历程。60年来,木垒县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在中央、自治区、自治州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认真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利,积极探索具有木垒特点的发展路子。

  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地方:这里风景奇美,历史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这里有被誉为新疆“半坡遗址”的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和霍加墓沟“深山画廊”;这里千百年来流传着周穆王西巡、樊梨花西征等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里有著名的丝绸之路新北道横贯境内——这就是素有“天山东门、北庭卫城”之称的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这里是全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境内有全国唯一的乌兹别克乡。“天山白豌豆之乡”、“中国鹰嘴豆之乡”、“中国有机羊生产基地”、中国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哈萨克族绣娘最多的县等城市名片;距今至少存活6500万年的胡杨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滑沙鸣响、音量之最”世界最响鸣沙山,平顶山万亩旱田摄影基地、大南沟景区、马圈湾景区、石仁子沟景区等自然风光;《故乡》、《黄骠马》、《黑云雀》等草原上盛传不衰的优秀歌曲,哈萨克音乐歌舞……作为连接天山南北环天山游的节点城市,木垒是环游天山——千里黄金线上不可缺少的旅游胜地,这些虽然不是它的全部,却足以显现出其神奇魅力。

  永远的“清新宁静、优雅舒适”

  无论再怎么快速发展变化,木垒山城依然是春来清水石碧泉,夏开红花北天山,秋吹凉风胡杨黄,冬飘白雪山城晚,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清新宁静、优雅舒适”。

  一边要紧跟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一边要为城市居民创造安宁舒适的生存居住环境,把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永驻木垒,决策者们巧妙地把握着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将重工业全部布局在县城70公里的红线以外,提高企业环保门槛,重点发展风光电等节能减排的能源产业,在县城民生工业园区布局劳动密集型无烟产业项目,并将生态发展贯穿于木垒县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始终,努力将木垒山城打造成为一个4A级景区。

  县委书记王志华在城市规划建设研讨会上指出:“在乌昌城市群快速发展之际,木垒要保留一块净土,着力打造‘生态木垒,休养胜地’,为快节奏的城市人群提供一个休闲、旅游、度假的地方。”胡杨宾馆附近有600亩果园,根据城镇规划按商业用地出售,可得到占年财政五分之一的一笔不菲收入,王志华却坚持一定要留住这块绿地,他认为这是城市的“肺”,要为山城人民的健康生活建设一座生态公园——“守静园”。公园规划面积约40公顷,园中绿化面积35.3万平方米,水面面积4.14万平方米,内设民族文化、胡杨宾馆、亲子休闲、综合服务、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中心景观7个功能区,集旅游休闲、运动健身、文化观光、体验自然等功能为一体,成为木垒的生态纽带、城市名片和客厅。

  规划为绿地让路,小区建设为绿地让路。2014年,木垒将县城中心4块黄金地段建成了城市居民游园,增加绿地4.5万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绿化照壁山,修建步行慢道;动员全县2000多名干部群众在照壁山上义务栽植了23万棵风景树,并要逐年扩绿;干部群众开源节流,引水入城,增加300万方生态用水,沿河植绿,见缝插绿,打造木垒河绿谷漫道;在咬牙沟打造万亩玫瑰种植基地。目前,全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疆大学客座教授、旅行家毕亚丁游木垒时流连忘返,他告诉人们:“我看到新疆这几年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而木垒给我的感觉永远是宁静、优雅、舒适而又质朴。”

  “和”与“静”文化

  “和者春夏秋冬皆好也;好之东西南北共和哉。”

  新落成的木垒商业街——和好街,大门两侧镌刻着这样一副对联。人民广场的花岗岩上雕刻着木垒县最古老的岩画,在花岗岩背面雕刻着一个“和”字。

  木垒县将“和”文化融入城镇化建设中,体现以生态为本、以文化为魂的理念,传递“讲信修睦的大同理想、和容并蓄的文化视角、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协和万邦的民族融和”的深刻意蕴,达到“通过一条街繁荣一座城”的目的。

  “和好街”对面的守静园取自《道德经》中的“致虚极,守静笃”,通过“守一片宁静、净一方心灵”,将建设美丽木垒与“养心、养生”相融合,增加了多重休养元素,坚持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并重,成为木垒县城的城市绿肺。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中,让市民闲暇之余来到这里舒缓压力、守护健康,充分感受到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休闲生活。

  一街一园、一和一静,组成了木垒县城市建设的两大亮点,包涵着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也体现着木垒人的智慧。

  美丽的沙漠胡杨

  在距木垒县城东北130公里处,有一片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胡杨林带,据说这片方圆30多平方公里的胡杨林至少有6500万年的历史,虽然历经风雨沧桑,却仍然保持着古代原始风貌。胡杨被维吾尔族人称之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任凭沙暴肆虐、干旱缺水、盐碱侵蚀以及严寒酷暑的打击而顽强生存,又被人们称为“沙漠英雄树”。胡杨树身高达20多米。铁干虬树,龙盘虎踞,叶状各异,或叶圆似卵,或叶扁如柳叶,层层叠叠,密不透风,春夏呈青绿,秋冬变金黄,走进胡杨林,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原始气息,会让你感受到一种原始生命的律动。人们这样赞美胡杨: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胡杨既有顽强的性格,也有纤柔的秀丽,在朝日夕阳的照耀下,它的千姿百态显得更加文雅优美。

木垒打造乌鲁木齐“大客厅”
哈萨克民族刺绣走向海外
河南商人远赴新疆建“枣都”
责编:张保淑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