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趣说剪纸课

张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17日   第 05 版)

  图为孔子学院学员在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据说在中国历史上遥远的汉代,多情的武帝为了逗李夫人开心,命人用剪刀剪出一幅画,由此剪纸开始发展。在寒冷的冬季,结束了收获季节的忙碌,妇女们呆在家里,用剪刀剪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贴在窗户上装饰房屋,因此剪纸又被称为窗花。在花好月圆的新婚洞房里,“喜”字剪纸必不可少;在新春佳节,剪个“福”字贴在门上,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期盼。剪纸可谓是心灵手巧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可您瞧见过一群非洲的黑人朋友手拿着剪刀学习中国剪纸的情景吗?别急,我来讲给您听。

  在我所工作的孔子学院,为了给非洲学生创造更多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周日的“汉语角”给学生们上起了剪纸课。介绍剪纸的由来、用途、工具等自不在话下,实际操作也一步跟着一步。单说剪这“双喜”就挺有意思,别看平时不少学生见了汉字总是愁眉苦脸的,学剪“双喜”时他们可用心了。“对折”、“再对折”、“画线”、“用剪刀顺着线剪”……别小瞧这么简单的几个步骤,要把它们解释给从来没接触过剪纸的学生还真得费些口舌。再看那一个个学生:有领悟快的,迅速地画好线;有认真做笔记的,把老师画的图案记在本子上供回家练习;有小心翼翼拿着剪刀不知如何下手的;也有三两下就完工,一不小心剪掉了不该剪的部分。有的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个作品,又兴致勃勃地开始第二次创作;也有的第一次剪纸失败,耐心地再试一次。剪纸课结束,当学生们兴奋地举着一幅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双喜”字时,作为老师,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剪了“双喜”,漂亮的图案也不容错过,美丽的蝴蝶当然是首选。我本来准备了两种蝴蝶图案供学生选择,谁知他们知难而退,一个个都选了简单的那个。我启发鼓励加动员,好不容易有几个学生愿意尝试那个难点儿的图案。和剪“喜”字比,剪蝴蝶更不容易。果然,学生中有的把蝴蝶的触角剪没了,有的把蝴蝶剪成了两半。一幅剪纸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可是个细致的手工活儿,手稍一哆嗦,就可能前功尽弃。虽说难,但学生们乐此不疲,最后终于开心地向我秀出剪得千奇百怪的蝴蝶。

  一节剪纸课就这么愉快地度过了。虽是一节剪纸课,但我将一些中国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中国人婚礼的习俗,中国人对对称图形的偏爱,刻在剪纸上的不同汉字的寓意,等等。所以,这小小的一节剪纸课,说小也不小哩!

  (寄自卢旺达)

  (本文作者系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

学中文在欧洲成时尚
记事与计十(汉语教室·第八十六课)
我的中国 我的梦
趣说剪纸课
家长来信
刘老师信箱
中秋日记
责编:刘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