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

长江口频现战争遗物

上海边防 建立快速处置通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07日   第 11 版)

  民警将炮弹装车,运到安全地带。

  16枚炮弹整齐地排列在铁箱中。

  本报上海11月4日电 (卫竞、陆泽昭)11月4日,上海市公安边防支队推出《上海市边防辖区危险品处置工作规范》,针对近期在长江口频现未爆炸弹等战争遗物问题建立快速处置绿色通道,确保处置流程简洁、处置方式安全。

  长江口九段沙海域是长江和内河的汇流地,这里渔产丰富,是周边渔民集中作业的区域之一。自今年9月份以来,上海边防先后3次处置长江口未爆炸弹险情,先后发现未爆炸弹48枚。上海市公安边防支队为进一步提升上海边防辖区的安全指数,经防爆专家、历史学家多方研究,最终建立起快速处置绿色通道,大大提高了今后处置此类险情的工作效能。

  48枚炸弹成箱被“捕”上岸

  9月10日早晨,天没亮就出海捕鱼的老周满载而归。

  回到崇明县堡镇港码头,他发现渔网内有个大铁箱。在好奇心驱使下,老周用斧头劈开了铁箱顶部,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箱子里整齐地排列着16枚炸弹。“我哪里见过这种东西,马上就报警了。”

  堡镇港边防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到,初步勘察后确认是一箱未爆破的炮弹。由于长期浸泡在海水中,铁箱外部已经锈迹斑斑,沾上了不少浮藻。箱体上,隐约可见铭牌,刻有模糊的“中”、“申”字样。经测量,这些炮弹长45厘米,直径7厘米。民警将16枚炮弹小心翼翼地搬上警车,运往安全地带。

  这已经是3天来,渔民第三次捕捞到炮弹。9月8日、9日,渔民老李和老陈也在长江口九段沙海域“捕”到外观类似的铁箱子,里面同样是16枚炮弹,先后被三甲港边防派出所和滨海边防派出所妥善处置。

  九段沙海域多次发现水雷等物

  经消防防爆专家初步确认,炮弹可能是淞沪会战时遗留下来的高射炮弹。

  “3个渔民虽然来自不同的港口,但都是在长江口九段沙海域附近捕捞到炮弹的。”边防民警表示,连续3天在同一水域发现相同炮弹,这还是首次。九段沙水域很广,是长江下游和内河的汇流地,边防民警和渔民每年都会发现零星的废弃炮弹、子弹等。2013年发现过5枚炮弹,还有鱼雷状炸弹、水雷等,但今年数量如此之多、次数如此频繁十分罕见。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分析,九段沙水域出现遗留炮弹可能有两种情况,“从箱体上‘中’、‘申’字样看,说明炮弹可能是中国制造的。在抗战时期,可能是与日军作战时舰艇被击沉,舰艇上的炮弹沉入水底。另一种可能是,1949年渡江战役时遗留在水底。”

“绿染”长江第一港(边关巡礼)
日喀则:“这个冬天不寒冷”
壮族同胞的好“贝侬”(守卫前哨)
国门连线
大连:海上联合执法保平安
上海边防 建立快速处置通道
责编:陈劲松  邮箱:amgbz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