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04日 星期二

扎根人民 扎根生活
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杨 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04日   第 07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在日前举办的“首都少数民族文学界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参加了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老作家玛拉沁夫深有感触地说。

  玛拉沁夫回忆了自己深入生活的经历,30多岁时他离开北京,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住了3年,写出了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他指出,我们这代人非常重视深入生活。玛拉沁夫对如今的一些作家忽视深入生活感到忧虑。

  作家景宜说,习总书记的话对自己长期深入生活、扎根边疆是一种激励,相信自己这么做是对的。30多年前自己在文学讲习所听玛拉沁夫讲的第一课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玛拉沁夫对她说,要想成为大作家,就要回到大理,回到白族人的生活中去。改革开放后登上文坛的一批作家深入生活写出了一批好作品。少数民族作家在自己民族的土地上要认真观察了解发展中的民族生活,抓住民族生活特点,书写伟大时代,真正成为铸造灵魂的工程师。

  作家降边嘉措认为,少数民族作家最大的优势是扎根少数民族土壤之中,与民族、民间文化有天然的本能的联系。习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以及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是什么。民族文学是民族工作的重要部分,文艺工作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担负重要责任,我们要静下心来,扎实写出好作品,奉献给时代和人民。

  作家高深指出,少数民族作家要扎根本民族的生活,还要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我的感觉是这样,老在这个山寨子待一辈子,不一定认识你这个山寨,你到了上海,到了北京,到了长春,到了哈尔滨,走完了以后再回这个山寨,你对这个山寨的认识就深刻了,所以要扩大生活视野,要跳出自己的民族来看自己的民族,来认识自己的民族,写自己的民族,我觉得才能够写得更深刻。

  作家郭雪波结合自己的长篇小说《蒙古里亚》的创作谈到深入生活的体会,他写这部作品用了7年时间,调查五六年,写了一年。他说:“深入生活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本来就是分内的事,习总书记提出深入生活,说明文艺界深入生活成了问题,习总书记的话起到拨乱反正和导航的作用。”郭雪波对一些汉族作家不了解少数民族生活、写出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曲解了少数民族提出了批评。

  《民族文学》杂志主编石一宁说,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少数民族文学是传播中华文化、中华美学的重要载体。创作优秀作品需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评论家包明德谈到,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有特有的品质和品格,以优秀的文化基因不断地为中华文化增添生机和活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版图和内涵,补充了持续发展的元素。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扎根人民,向人民学习,所以少数民族作家应该凝视生活,扎根生活,深入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的体验。尊重本土的经验,这都是必须做到的。而他民族写兄弟民族的时候,则需要一个正确的言说、正确的阐释的问题,要克服花边、猎奇,特别要切忌居高临下、主观武断,没有一种理解的心态。

  “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重在实践。少数民族作家要扎根民族土壤,真正写出优秀的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扎根人民 扎根生活
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大作家为小读者创作核心价值观童谣
故乡庙会
人皆有同理心
长篇小说《浮生》展现乡村小人物命运
长篇小说《黑白·白之篇》写棋林外史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