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共和国航船破浪前进

——《新中国成就档案》(续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0月27日   第 08 版)

  鸟瞰福建厦门经济特区
  (资料照片)

  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嫦娥三号巡视器

  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电子束流输运线
  (资料照片)

  联合国总部第六十届联大现场
  (资料照片)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

  三峡大坝全景
  (资料照片)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现场

  安徽省蒙城县农民为春耕春播购买拖拉机
  (资料照片)

  (续本报10月18日第八版)

  建立经济特区

  创建经济特区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1979年4月,邓小平在听取广东省委负责人关于在邻近港澳的深圳、珠海及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的建议后表示赞同,说还是叫特区好。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随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的开发和建设逐步展开。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中国沿海14个港口城市。1985年2月,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初,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开发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实践证明,经济特区不仅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且在推进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发挥了窗口作用、试验作用和排头兵作用。

  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建设的高科技工程。1984年10月7日,邓小平在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奠基典礼上为基石培上第一锹土。

  1988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这是中国继“两弹一星”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包括电子注入器、贮存环、探测器及数据处理中心、同步辐射区等主要组成部分,是由数百种、上万台件高精尖专用设备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建成和对撞成功,为中国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揭开了中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问题是殖民主义国家侵略中国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历史和现实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这一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向来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明确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经过两国政府历时两年的正式谈判,1984年12月19日,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香港升起,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澳门回归祖国

  按照“一国两制”原则,1987年4月13日,中葡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祖国。

  澳门的回归,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这是旧中国政府不能也不敢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国两制”方针,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把握了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体现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人民愿望的精神,不仅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顺利实现,而且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与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国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之间的正式关系长期中断。

  1984年1月,中国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下属的国际纺织品贸易协议的成员。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并与各方进行谈判。1995年1月世贸组织成立后,中国复关谈判工作组改为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作出的承诺,与世贸组织其他成员一道,为多边贸易体系和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探月工程

  探月工程是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大工程之一。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3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送入太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顺利发射,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4日晚,“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3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以“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探月工程将全面转入无人自动采样返回的新阶段,这是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铸就的新辉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太空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

  2006年5月9日,中国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届成员。

  人权理事会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共有47个席位。其中,亚洲和非洲各占13席,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占8席,西欧(包括北美及大洋洲发达国家)和东欧各占7席和6席。2006年5月9日,经过3轮无记名投票,第60届联合国大会选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届47个成员,其中包括中国、法国、俄罗斯和英国4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报名文件中说,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促进和保护人权及基本自由,并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对话与合作。中国政府支持人权理事会以公正、客观和非选择性方式处理人权问题,加强不同文明、文化、宗教间的建设性对话与合作。

  长江三峡大坝建成

  中国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这项工程凝聚了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提出修建三峡工程的设想。从1955年起,有关部门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水利枢纽的勘测、设计与论证工作。1992年4月,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主体工程三峡大坝全长2309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1997年11月,三峡工程顺利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6月,三峡工程下闸蓄水,首批机组开始发电。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达到海拔185米设计高程,比原计划提前近10个月,标志着三峡大坝建成。2008年10月,三峡工程2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建成。三峡工程对防洪、发电和促进航运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正式取消农业税

  农业税实际上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1958年6月3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6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民负担问题逐步突出,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安徽全省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2002年,国务院又确定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为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2003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中国存在2600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农业税的取消,给中国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对中国农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据新华社10月18日至10月26日电 本版资料照片均来自新华社及网络)

共和国航船破浪前进
责编:汪灵犀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