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真的要做一头“猪”吗?

潘旭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0月23日   第 08 版)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的这句名言,在业内可谓尽人皆知。于是,不少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真的把自己当成一头“猪”,挪动着笨重的身体,四处寻找互联网的风口。其实仔细想想,要吹飞一头猪,需要多大的风?与其疲于寻找风口,倒不如把自己变成一只“鸡”,只需要一阵小风就能扑腾起来。

  寻找风口的多半是传统企业,他们有庞大的传统业务,更愿意将优势资源放在传统业务上。因此,他们奢望找到最巧妙的切入点,以最小的转型代价,换来最大的收益。准确地说,这些传统企业是在“触网”而非“转网”,前者是把互联网当工具,后者才是把互联网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在残酷的硫磺岛战役中,一名美军士兵在日记中鼓励自己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我知道这很难,但我知道它是对的。”相比之下,日本士兵在死亡冲锋时心情矛盾,在电影《硫磺岛来信》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我想活,可我不得不去死。”

  这是《洗脑术》一书中所举的例子。美日士兵的心态恰好对应了互联网时代的两种企业,一种对互联网里的机遇心向往之;一种是害怕遭受淘汰而被迫向互联网靠拢。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后者就必须给自己“洗脑”,使自己真正相信互联网,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

  采用互联网思维,这是传统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步。但是,在人人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被诠释得五花八门的当下,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当我们跑起来的时候才能听到心跳,登高的时候才感觉到自己的体重。其实,互联网思维正如心跳、体重,原本就存在于传统企业中。比如用户思维,也就是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这是再传统不过的理念。但是,不少传统企业只是将这一理念挂在嘴边,并没有完全付诸行动。因为即使做不到,丢掉一些比较“挑剔”的用户,企业依然能生存、发展。如今,互联网来了,一切都变了。一次糟糕的用户体验,被发表在商品评价里,微博、微信里,瞬间就可能影响成千上万的用户,导致产品短时间内被甩出市场。

  因此,传统企业要警醒但不必惊慌。不妨回自家后院找找,绝大多数互联网思维都埋藏在那里。只不过,这些埋藏已久的“古董”,可能需要重新抛光、上色、包装,以适应一些新的市场需求。

解析互联网的“火星思维”
真的要做一头“猪”吗?
责编:刘少华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