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陪伴青涩 走向彩虹

朱 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0月17日   第 11 版)

  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如同一个个青涩的果子,总要经历一段连他们自己都觉得陌生的阶段。心里的秘密,莫名的逆反,对父母封闭,与近旁疏远……只有跟那些素未谋面、不知男女老少的网友,他们才敞开心扉,骤然成为倾心朋友,一波又一波的冲动,只为挣脱熟悉的过往,一脚踏进懵懂的新世界,以此证明自己长大了。

  记得多年前,作为“北京中小学生电话帮助你热线”志愿者,电话那端传来最多的是不愿意对父母、老师讲的话。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无非是与父母沟通的不顺畅,对老师的抱怨,对男同学的纠结,对女同学的嫉妒,以及对自己身体变化的困惑。在他们的逻辑里,与陌生人在电话里的不面对面交流反而是安全的,他们很渴望这样的交流,又很抗拒与父母、老师的交流。我女儿初二年级前后至少有一年多的时间,我骑车陪她去上学,一路上半小时她可以一句话不说。

  那么,是不是青涩的小果子们关闭了对话框,作为父母、老师就可以离线呢?或不管不顾地强行点开对话框勉强对话呢?显然,这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始终在线,细致观察,发现可以设置的话题、可以倾听的内容、可以交流的氛围,在他们毫无觉察的情况下给予关心、关注、关切,帮助解决一些他们觉得棘手的事情。

  这个年龄段的男生女生是敏感、多疑、脆弱的。父母除了小心翼翼地陪伴,一定力度的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多年前北京一所中学的几个初中生离家出走,几天后被找回,父母诚惶诚恐地嘘寒问暖,热汤好饭伺候,似乎有赎不完的罪过,给这些孩子传递的是:下次不如意还可以出逃……我当时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指出,父母要说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你错了!在青春期没有解决好心理粗糙度的磨砺,成年后应对困境坎坷的能力就会很弱。进一步,在青春期要帮助他们树立个体的责任意识,对家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成年后就不会出现只顾自己不负责任动辄自残自杀的极端行为。

  少年走向青年,就好比青涩走向彩虹。包括沟通、倾听、干预在内的陪伴是依靠耐心、准确、艺术来完成的。面对儿女,做父母的我们将要终身学习与他们的相处。

少年“心事”为何不愿说?
分享是最好的倾诉
陪伴青涩 走向彩虹
责编:任 涛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