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首例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手术在中国实施,介入治疗至今已走过30年风雨历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委、北大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心血管病大会上表示,纵观30年,冠脉介入治疗在我国经历了艰难开创期、探索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3个重要阶段,现已成为心血管领域发展最快、最为成熟的学科之一。
霍勇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对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目前已经与药物治疗、冠脉搭桥手术并列成为冠心病三大主要治疗方法,仅2013年我国就完成了近45万例介入治疗手术。
霍勇强调,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非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中严重的临床类型,发病急、病情重,往往导致患者因急性心肌缺血而死亡。我国每年新增100万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约一半心血管患者死亡可归因于心肌梗死。
因此,冠脉介入治疗对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尤其对高危人群,能更快、更有效地使梗死相关动脉早期、持续、充分地开放,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目前,心脏支架手术是全球普遍实施的一项心脏介入治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