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店,面临电子书和网络书店的兴起,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当今,两岸都遇到了这个问题。
无论答案是什么,传统书店的现况是艰困支撑。台北市书街重庆南路“天龙图书”的老板沈荣裕说:“现在还留在这条街上开书店的都是硬汉。”
店租涨、书价涨、客人少,“这条街上的书香林书店已经50多年了,老板从做学徒起就在店里,到下个月却不得不结业了,他有多难过!”沈荣裕替同行叹气。
近日,一场“发现书店的美好价值”记者会在台北举行,身兼重庆南路书街促进会理事长的沈荣裕介绍,书街邀请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徽州三雕传承艺术馆、安徽雪鸿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绍兴新华书店,将在书街展示“雕版印刷重现”、“图书创意造型”等活动聚拢人气,希望借此请读者重回书街,体验淘书的感觉,找回阅读的记忆,享受自古至今的一脉书香。
记者会上,来自绍兴新华书店的王璐梦、张蕾用书搭起了小桥流水、白墙黑瓦,配上前有水波、后有窄巷的背景图片,书册就幻化成了一片水乡。王璐梦告诉记者,这叫图书造型,新华书店系统每年有比赛,这是她前年夺魁的作品。而她的同事张蕾也不简单,在比赛的连续作业售书环节拿过冠军。
沈荣裕指着书的水乡造型说:“这就是文创,这是你在网络购书时绝对感受不到的惊喜。传统书店除了书之外,还有多种文化的、休闲的诱因,我们要把这些因素挖掘出来。这次请大陆这些老师们来参加重南书街的活动,就是要发挥出两岸的文化优势。传统书店有没有价值?当然有!它不仅卖书,也是文化载体,是城市的地标;但有没有危机?也当然有!怎么办?政府要帮助,从免税、补助、鼓励阅读等方面支持传统书店的延续。”沈荣裕说:“大陆业者为什么不能到台湾来开书店?大陆那么大,每个省在重南开一家书店不算什么,但我们的书街就又兴旺起来了。”
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师傅当场以雕版印制“马到功成”分发在场人士,徽州三雕传承艺术馆展示木雕、石雕、砚雕作品,安徽“雪鸿斋”展示宣纸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结合成绩:“不仅纸是‘寿’纸,纸上的印刷内容也千年不褪,因为色彩已渗入纸的脉络,它不是浮在表面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孙迪介绍。如果逛一趟书店,既能感受到纸本之美,还可以了解印刷的传统技艺和笔墨知识,这的确是网络购书所不及之处。
台北市商圈产业联合会理事长周水美说:“书街也是商圈,现在要复合经营,大家来逛书街,不仅有书香,还要有茶香、咖啡香。书街有太多台北人的记忆,我们一定要找回过去浓浓的书香。”
重庆南路,光绪初年的新高堂书店就在此扬名。1949年前后,众多书店相继在此落脚,一条街上曾开有100多家书店,是全台湾找书、购书的中心。如今不少知名书店如“启明”、“东方”、“台湾中华书局”等已经风华落尽、悄然离场,仅余20多家支撑书街的面貌。台北文史工作者庄永明先生在《重南书街 追忆书香》一文中写道:“重南书街,充满了百年的城中记忆,虽是旧事,但是留在人人的心中,有永远的书香飘扬,毕竟书的永恒,不能抹灭。不仅书街的书店留下话题,书街一页一页的人文故事,也是脍炙人口。”
记忆虽在,书香难存。能否重现芳华?这是重庆南路的难题,也是两岸书店的难题,并关乎每座城的气质和每个人的阅读与生活。如果街头巷尾,没有了书店的身影,床头灯下,没有了一册在手,我们的生活是提升了?还是降低了?这其实是所有当代人的问题。
(本报台北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