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9月26日 星期五

为你们点赞(编辑心语)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9月26日   第 12 版)

  8月6日,本报在一版刊登了《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走起》一文,由此掀起了一场牵动海内外华人心弦的热烈讨论。该文是由本报独家策划的重要选题报道。这篇报道反映的是中美洲巴拿马等国的华侨华人,为了让华二代、华三代更好地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母文化,把他们从小就送回中国读书的事情。

  文章在本报头条刊发后,引发海外华侨华人的热烈讨论。迄今为止,共收到来自20多个国家的华人反馈,涵盖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5大洲。我们先后拿出7个版刊登参与讨论的各方观点,同时利用海外合作伙伴媒体扩大海外传播力和影响力。文章及随后的讨论引发了众多海外媒体的转载,台湾《中央日报》网以及《日本新华侨报》、西班牙《华新报》、秘鲁《秘华商报》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媒体都全文转载,并选编了部分讨论文章。本报官网海外网也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并将有关文章推送至海外华人网络社区。文章被国内上百家网站和欧洲网、韩国中央日报网、联合早报网等国外媒体转载,许多海外网友借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舆论热潮。

  讨论的主题涉及子女教育和身份认同的问题,这是海外华侨华人十分关心的话题。讨论中发现,许多海外华人家长都曾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过,有的则是正在面临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渴望从大家的发言中寻找智慧。随着讨论的进行,孩子们也加入了进来。他们的语言还很稚嫩,但是他们表达的是自己最切身的体会,为家长的思考以及各方的讨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海外侨胞的踊跃令人赞叹。比如,拥有200多位群友的“侨联之友”是世界各地的侨胞朋友自发组成的微信群。读了《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走起》后,群里组织了一次主题讨论,群友无不积极发言。有群友因为要赶飞机,所以在约定讨论时间前就开始发言,其他群友马上跟上。整个讨论持续一个小时后,群友们依然感觉意犹未尽。后来,应大家要求,群主又组织了第二次讨论。此外,澳大利亚的新金山中文学校组织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参与了讨论,德国侨胞则组织多名中文学校的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讨论中,海外侨胞的拳拳爱国心以及对祖(籍)国的无限眷恋都让人无比感动。比如,署名“印尼小草”的来稿中这样写道:“我爱我的祖国。就算现在我们入了印尼国籍,我还是以为总有一天会回到自己的祖国。到42岁时才醒悟到自己不是中国人,而中国只是祖籍国时,我还为此伤心流泪过,好久以后才释怀,接受了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在邮件中,“印尼小草”说:“这篇稿子,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帮我修改。因为我没学过怎么写文章,肯定写得不好。如果不合格,不能刊登,也没关系。谢谢。”

  海外的华侨华人,真心为你们点赞!

  此次有关是否该送孩子回中国读书的讨论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今天,本报邀请相关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发表意见和建议,作为此次讨论的完结篇。

  此次讨论是一次成功而且有益的尝试,对我们未来的涉侨报道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今后,我们将努力嫁接此次成功的做法,继续主动设置议题,更好地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为你们点赞(编辑心语)
要考虑“时、地、人”因素
父母别一厢情愿
要从实际出发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