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9月18日 星期四

“青啤”基地缘何扎根平度

——山东省平度开发区发力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张远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9月18日   第 05 版)

  平度开发区一角

  平度开发区双子楼

  雷雨过后,车子行进在平度开发区的马路上,一路清爽。

  开发区经济发展局的杨军局长带我们去参观青岛啤酒厂即将投产的麦芽生产基地。一座高高的麦芽塔兀然耸立。杨军指着前方一片开阔的新建厂房说,这个工程总投资7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年产20万吨麦芽,这将是国内啤酒企业最大的自有麦芽生产项目。下一步,开发区还将依托现有的青啤三厂和麦芽生产基地,建设青啤工业园,打造亚洲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

  话语中,杨军显得非常诚恳和自信。但这背后,是平度开发区正在经历的一场转型的阵痛。

  

  ❶海尔转型,应对财政损失阵痛

  1995年,青岛海尔的电冰箱生产线正式落户平度。曾经,海尔冰箱厂是平度人的骄傲,也是规模庞大的平度开发区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但近20年过去,这个平度开发区的“老客户”重新规划在青岛的产业布局,提出把设在平度的冰箱生产线整体迁出,将现有的工业园区改造成服务园,开发建设集高档商业、住宅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体项目,同时,在平度只保留部分体验店和员工培训基地。

  “海尔提出这个工厂迁址计划,意味着开发区一个一年1亿多元的税收一下子就没了,我们难受了一年。”平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君说,“但是没办法,相比于政策更优惠、层级更高的其他国家级开发区,我们尊重海尔的选择。”

  接下来就是大量产业工人的安置和分流,企业有义务,政府也有义务。

  “在本地工作的大都是本地人,很多还有夫妻二人在同一个厂子,企业就这样搬走了,留下这些本地工人怎么办?很多人都是中年了,让他们离开平度很难,因此就得就地消化。”回忆起今年4、5、6三个月的艰难,徐君依然印象深刻,“弄不好,就会扩大矛盾,影响稳定。那个时候晚上真的睡不着觉。”

  于是,平度开发区把招聘会直接开到了海尔的工业园内,让工人们自由选择,可以去海尔新的工业园,也可以到天津、大连去,也可以到政府安排的服务部门去。就这样一点一点,把1000多名工人成功分流。

  海尔的出走,对平度开发区是一个极大的触动,不破釜沉舟转型升级,不行了。

  ❷腾笼换鸟,不再是来者不拒

  平度有句俗语:“不管是七七菜还是蚂蚱菜,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

  和国内其他开发区一样,在平度开发区的初创阶段,对于投资,来者不拒。平度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杨军回忆当时的招商引资场景,笑称:“当时跟韩国人建交的时候,见到一个韩国商人就觉得亲得慌,都想往自家园区里拉。”因为,那时候外国投资是“稀罕物”,为了发展,没得选择,拉到一个算一个。

  所以,在平度开发区的初期发展中,也引进了不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这些企业产值不高,能耗特大,还严重影响了开发区整体的投资环境。时过境迁,在中国整体转型升级的大格局下,这些企业就显得落伍了。但这些都是当年自己当菩萨一样请进来的,怎么平安送出去呢?

  关键时候,还是要下得了决心,牺牲掉部分眼前利益。

  自2009年以来,平度开发区对园区环境污染大、能耗高、群众意见大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对技术水平低、基本失去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坚决合并重组;对产能结构不合理,税收贡献低的企业,坚决促使其转型。开发区管委会还专门成立了“转型办公室”,专门负责企业转型工作,共关停小企业35家。

  同时,对新进企业提高了入驻门槛,对环保、能耗等方面都明确了标准。重点引进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重大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家电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制造等六大特色产业。

  土地问题,也是开发区面临的瓶颈。

  平度开发区的面积有限,工业用地已趋于饱和。要想批新的工业用地,政策上卡得很严。所以,开发区必须“开源节流”。“开源”就是要调整挖潜,“节流”就是节约集约。

  “开源”的方式之一,是把企业原有达不到建筑密度的土地,拿出来改造。比如,把原来一个建筑公司的停车场,规划了一个“鲁班之家”,作为建筑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它集中了全平度市几乎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或者与此相关的单位,规划了2.6万平方米,成为一个标志性建筑。又从一个发展一般的日本企业手中收回了88亩地,从一个瑞典企业中回收了58亩地,安置了两个中小企业。

  2013年,平度开发区“企业集中布局”取得显著成效,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益大幅度提高,单位土地平均投资强度达到5411万元/公顷,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区工业建筑容积率为0.68,为千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区的打造提供重要的产业发展空间。

  ❸不靠海,平度区位优势在哪

  从地图上看,平度是青岛的“内陆”城市,不靠海。作为青岛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也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滞后于青岛其它区市。

  平度开发区从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平度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承担着平度市经济腾飞的梦想和希望。今年5月份,从山东省商务厅下发的《关于2013年山东省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综合评价情况的通报》中,平度开发区在2013年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指数排名第20位,较2012年提升了17个位次,首次进入全省省级开发区前30强行列。

  但在山东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大战略中,平度的这个名次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关键还在于能否明确自己的产业特色和战略定位,融入到整个青岛和山东的发展战略格局中。

  在这一点上,平度开发区也有自己清晰的打算。

  记者曾问,平度开发区是否也想引进高新产业,往高科技产业园区转型?这点,徐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平度是一个农业城市,140万人口里,市区人口不到30万,劳动力较为低端,没有大专院校,也没有高新产业的人才优势。而且青岛对平度的定位就是制造业基地。现在,整个青岛市在“退二进三”,鼓励北部崛起。所以,平度能承接不少制造业项目,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有了这个产业基础,之后才能慢慢带动高新产业和服务业。

  “所以,平度开发区的发展不能偏离现实的产业基础。要把第二产业做起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第三产业自然就做起来了。”徐君说。

  ❹拉长链条,产业不再是“飞来峰”

  一个地区的特色产业不是“飞来峰”,必须要立足自身实际,跟周边完成配套,联动发展。

  因此,平度开发区提出“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结合自身发展,并在充分研究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行业发展的基础上,选择了啤酒、麦芽等核心食品饮料产业作为开发区发展的新方向。

  “背靠大树好乘凉”。把青岛的龙头产业“青岛啤酒厂”引资入驻,是平度开发区一直津津乐道的成功案例。

  但怎样防止青啤成为第二个海尔?平度人也有自己的主意,即做好产业链的配套。平度开发区把这叫做“一条龙产业链”。通过加强相关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平度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从原料,到生产,到物流,政府的配套服务产业越完善,企业的根就扎得越深,也能把效益更多地留在当地。

  比如,围绕青岛啤酒,已形成以青岛啤酒为主体的啤酒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其中包括青岛啤酒年产20万吨啤酒麦芽生产基地,青岛崂山玻璃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啤酒轻量薄壁瓶生产基地,青岛大波高科生物有限公司年利用4万吨啤酒酒糟制核糖核酸、核苷酸生产基地,青岛康顺达物流有限公司等配套企业,形成了亚洲最大单体啤酒生产基地——年产150万千升啤酒生产基地。

  这种“抱团式”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压缩了成本。

  2013年平度集聚区内有关联企业的比例达到了68%以上,预计今后三年关联企业比例将达到85%以上。而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区也已成为园区支柱产业,主导企业2013年销售收入超过278亿元。食品饮料产业集群产值总量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6.5%。

  除此之外,世界最大铝基电容器生产企业三莹电子、三利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淄柴博洋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也纷纷入驻,形成了平度开发区的家电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制造等六大特色产业。

  下一步,平度开发区将考虑在青啤的基础上,发挥农业大市的资源优势,做大饮料产业。

  “我们需要引进一个大型的饮料品牌,不一定是国际品牌,但一定要是中国的名牌。”有了腾笼换鸟的决心和底气,徐君对招商引资更加“挑三拣四”,“我们也有全世界最大的单体啤酒厂,下一届的国际啤酒节应该在平度办。”徐君笑道。

  

  平度开发区特色

  以青啤三厂为代表的食品产业集聚区

  2007年,青岛啤酒第三有限公司40万千升/年啤酒项目落户平度开发区。2011年,新增注册资本2.16亿元,新上青啤瓶装和易拉罐生产线各1条。2012年,年产20万吨的麦芽项目紧接着落户平度,有望在3-5年内达到年产啤酒150万千升的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目前,园区已形成以青岛啤酒、啤酒麦芽、核糖核酸为主体的啤酒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

  自2010年以来,园区重点打造食品产业集聚区。先后引进以平度波尼亚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佳日隆海洋食品有限公司为主体的集海洋食品科研开发、海产品繁育、海洋生物及功能食品加工、食品配餐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海洋食品加工产业链,形成国内最大海洋食品加工基地——波尼亚海洋食品产业园。

  此外,为拉长产业链,平度还引进了国内最大的2片罐生产企业奥瑞金、海洋生物功能食品等国内强势龙头企业,实现了食品饮料包装产业基地和海洋生物功能食品集聚优势的双极带动,为园区构建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区奠定了强有力基础。

  以三莹电子产业为代表的机电电子产业

  作为1994年平度开发区草创时入驻的第一批外资企业,青岛三莹电子有限公司在平度扎根近20年。

  这个韩国独资企业,最初的项目总投资为1217万美元。历经6次增资后,总增资额已达到1.27亿美元,注册资本4820万美元,拥有员工1400余名。公司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类铝电解电容器,年生产能力50亿只,是青岛市先进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销售到韩国、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地,以及国内海尔、海信等知名企业。公司先后被青岛市、山东省授予AAA级资信企业、优秀外商投资企业及依法纳税先进企业。

  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区域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在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平度经济开发区主动引导同行业企业间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新设备应用合作,整合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区域技术公共服务研发平台,建设了青岛啤酒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波尼亚、佳日隆、天祥喜燕等3家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益生菌、花帝食品等28家青岛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其中青岛啤酒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可为园区相关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提供产品中试、新品研发、产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

  截至2013年底,平度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11项,累计获授权国内专利535件,拥有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1家,实现销售收入189.71亿元,实现利税12.23亿元,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已提高到1.0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达39.18%。

  

  平度开发区大事记

  1992年5月,平度开发区成立,当时规划面积仅2平方公里。

  1993年3月23日-4月4日,青岛平度市投资项目介绍会在香港进行,成为开发区第一次境外招商活动。

  1994年3月,平度开发区正式挂牌省级开发区。

  1995年5月,中外合资企业“青岛海尔电冰箱(国际)有限公司”开工建设,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出口产品。

  1999年2月,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表彰平度经济开发区为“先进经济开发区”。

  2000年8月,中国共产党平度市委员会同意开发区设立中共平度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为市委的派出机构,撤销中共平度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

  2002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部分经济开发区更名的通知》,“平度外向型工业加工区”正式更名为“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

  2005年12月,平度开发区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率先取得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

  2007年2月,青岛啤酒第三有限公司40万千升/年啤酒项目一期工程签约暨奠基仪式举行。

  2012年6月,青岛啤酒年产20万吨麦芽项目签约暨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青啤”基地缘何扎根平度
责编:刘少华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