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9月12日 星期五

蓝色视角下的甲午海战

海 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9月12日   第 11 版)

  一般认为,甲午海战中国败于经费短缺、火药质量低下、船速太慢。《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者许华却认为,说北洋水师船速慢是个认识误区,那种计算是以舰队所有船只速度相加后得出的平均速度,实际上,编队航速是由最慢的船决定的,犹如木桶的短板。中国最慢的船快于日本最慢的船,两只舰队在一个等量级。

  从技术面考虑,当时日本将4快8慢舰船编成两个战术群,扬长避短,而中国编的是横队,且战前丁汝昌没有指定代理旗舰,以至于当旗舰信号系统被毁坏后,5个小时舰队都处于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状态。从宏观来看,不要说清朝当时无法提供更多经费,即便是火药没问题,也不足以给日本海军以重创。甲午海战输在海权意识上。日本是要扩张,努力争夺制海权;中国却一直将海军界定为海上守备队,一支奉行消极防御战略的海军,只能落得被动挨打甚至覆灭的结局。

  许华说,之所以将书名定为“再见甲午”,一是我们再次与甲午年相遇,要重新审视那次海战;另一层意思是我们民族再也不要经历那种惨痛。此书出版后,销售连登京城各大书店中国历史和学术类图书排行榜,首版1万册3个月售罄,国防大学和海军批量购入供学员与军官研读。刘亚洲上将评价该书:站高望远,拨开历史迷雾,直击甲午“命门”。

《读本》何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
荆楚文化 光耀中华
蓝色视角下的甲午海战
讲述“工农兵大学生”故事
纸书在人文领域地位稳定
BIBF逆风飞扬
文化之海一扁舟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