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9月12日 星期五

厦门投洽会辐射全中国

跨国公司捕捉“中国机遇”

林 侃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9月12日   第 03 版)

  投洽会设立的丝绸之路馆。

  图为投洽会上,一家台湾参展商的工作人员在展示商品。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我们最早在中国只有进口业务,后来开始涉足制造、装配和销售。现在,我们在中国已拥有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等全产业链。”在厦门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蔡鸽说。ABB在华投资的演进过程,可以说是跨国公司不断适应中国发展步伐,逐步本土化的缩影。

  靠转型升级应对成本危机

  9月8日开幕的本次投洽会,吸引了70余家国际知名跨国企业的150多名高管参会。其间,如何应对新形势下投资中国面临的挑战、抓住转型期的中国带来的机遇,成为这些知名跨国企业关注的议题。

  在跨国公司中国发展前景报告会上,不少跨国公司高管认为,“本土化”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是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整体成本上升了约50%,甚至在一些领域,中国制造的单位成本已高于美国。”商务部相关人士表示,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跨国企业难以遵循既定的本土投资战略,只有转变原有的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应对成本上涨的压力。

  ABB集团决定,本月投资20亿元建ABB厦门供应中心。蔡鸽认为,集团未来要在智能城市、智能电网、智能楼宇等领域进行新的投资,“因为只有供应体系实现本土化,加上不断地技术改造升级、人员培训和市场培育,进行本土化创新,才能找到新的投资机遇和市场机会”。

  已进入中国18年的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过去在中国一直采用门店土地租赁的形式做零售业。这些年因租金压力变大,决定尝试自建自营的投资模式。据沃尔玛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博睿介绍,沃尔玛将在珠海投资6亿元,开发建设第一个购物中心,预计2016年开业。

  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致力于实现更多的由国内消费来驱动经济增长,这对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布局也产生影响。

  “与最初大部分美国投资者来中国制造产品后全出口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超过七成的美国来华投资者制造的产品主要面向中国市场。”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华南美国商会成员利用在中国创造出的利润再投资的预算达130亿美元。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副总裁王洁说,近年,施耐德电气业务方向紧跟中国国家发展规划,在能效管理、可再生能源、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断将全球技术本地化,使中国客户所需要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实现在本土研发。“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市场越成熟、对产品的要求越高,对我们越有利。”王洁说。

  谁都不愿放弃拉动中国内需这一商机。沃尔玛近期打算在二三线城市扩大旗下高端品牌——山姆会员店的网点规模。在福建该公司已确定福州、厦门、泉州为开设新店的目标城市,并开始对漳州、晋江、莆田做市场调研。

  消费驱动还让不少跨国企业将投资转向中国内陆。投洽会上,不少美国企业对重庆等西部市场兴趣浓厚。据哈利·赛亚丁介绍,最近,他们的一些会员考察重庆后,感觉那里市场空间很大,更重要的是,通过立足重庆,可以辐射整个西部市场。

  部分嗅觉灵敏的跨国企业已开始在中国二三线城市战略布局,如微软(中国)有限公司5个项目落户西安、咸阳之间的西咸新区;美国派克汉尼汾公司在贵阳与本地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据统计,目前,中国内陆地区吸引了17%的外商直接投资,而2008年只有12%。

跨国公司捕捉“中国机遇”
福建做大远洋渔业
福建明年底可用西气东输天然气
八闽短讯
一批互联网企业迁居长乐
海峡旅博会凸显福建优势
南平:“三卡”监管工程
责编:王连伟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