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9月08日 星期一

中华民族之魂永存

——三大男高音“抗战胜利纪念日音乐会”侧记

本报记者 徐 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9月08日   第 07 版)

  9月3日,中国迎来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晚,“中国三大男高音”——戴玉强、魏松、莫华伦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倾情演绎《抗战——中国三大男高音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音乐会》。全场近万名观众放声高歌,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发出了抗战的“最强音”。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9月3日晚,北京首都体育馆内万人大合唱,激荡人心。在光影纵横的斑驳记忆中,全场观众重温4万万同胞的血泪情仇和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苦难辉煌。

  9月3日是我国第一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本场音乐会由此取名为“抗战”,这是近年来国内舞台上首部以“抗战”为主题的大型声乐史诗。当晚,“中国三大男高音”——戴玉强、魏松、莫华伦携手百人交响乐团、百人专业合唱团,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倾情演绎《抗战——中国三大男高音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音乐会》。音乐会曲目时间跨度从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直至抗战胜利,视线所及从沦陷区、国统区到解放区,既有军歌、民歌、艺术歌曲,也有诗词歌曲、影视歌曲、京剧选段。

  当天,记者在现场。若不是亲眼所见,单看那座无虚席的火热场面,还以为是周杰伦等当红歌手的演唱会;若不是亲耳所听,不敢相信观众齐声合唱的澎湃,是在共同演绎激情燃烧的抗日岁月。《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故乡》、《长城谣》、《嘉陵江上》等一曲曲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赢得了全场观众阵阵的喝彩。

  在歌声中,全场观众回首颠沛流离的流亡道路,回首前仆后继的硝烟战场,回首饱受摧残的城市村镇;在歌声中,全场观众重新感受激情洋溢的街头动员,感受火热昂扬的边区号角,感受锣鼓喧天的胜利庆祝。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歌曲音乐一想起,现场观众们沸腾了,那种深厚的情感让整个音乐会现场温暖满怀。69年前举国上下欢庆胜利的激动场景湿润了每个人的眼睛。

  “今天,我太激动了!每首歌都让我想起了过去的岁月。今天,中国强大了,我们用歌声回顾中华民族抗击外侮、浴血奋战并取得最终胜利的难忘岁月,更传递了中国人民坚决捍卫国家尊严与民族梦想的不屈意志。”记者身旁的一位老先生在整场音乐会上一直在做三件事:高歌、鼓掌、拭泪。

  现场,不仅有中年人、老年人,也有不少年轻人,面对这样的场景,他们也格外受感染。“那首《歌唱二小放牛郎》我会唱。”小学三年级的王明明告诉记者,这次他随爷爷一起来听。“爷爷是老红军,今天对爷爷来说是个重大的节日,他激动得几天前就与老战友相约来听音乐会。”记者问他,这些歌能听懂吗?王明明有些难为情,“虽然有些歌曲没有听过,但是歌词内容非常振奋人心。今天也是给我上了一堂教育课。落后就要挨打,祖国强大了我们很幸福,但是更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抗战胜利是音乐会的主题,但抗战胜利本身并不仅仅意味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它也意味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爱好世界和平、保卫世界和平、反对军国主义、反对侵略扩张的胜利。”作为此次音乐会的主办方之一,如新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李潮东告诉记者,如果把此次音乐会放在这个基点上去考虑的话,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畴,它的意义应该还包括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对和平的一种追求,对法西斯主义和军国扩张主义的谴责和反对。

  “今天,是我们胜利的节日!下面是抗战组歌联唱,请大家跟我们一起纵情放歌吧!”演唱者之一的戴玉强动情地说,他本人有着非常深厚的“抗战”情结。他的家乡就位于当年的晋察冀抗战一线,那里至今还流传着很多游击队打日本的民间故事,他父亲也是一位老八路。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音乐会邀请了200多位抗战将领、抗战老兵及其后人免费到场观看演出。这一举措源于戴玉强的倡议。“他本人也亲自为部分抗战老兵送上门票。”

  两个小时的音乐会演唱了30余首抗战曲目,全景式地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9月长达14年的中国抗战历史画卷。音乐会即将结束之时,全场观众不愿离去,高声呼喊“再来一首”。戴玉强等也非常激动,再次放声高歌一曲《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一曲歌罢,观众还是意犹未尽,于是,戴玉强又唱了一首《歌唱祖国》,全场热烈呼应,将整场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真是没有想到!这和之前的音乐会或者明星演唱会都不同。这场音乐会,观众们的心是紧紧相连的,祖国情是大爱,这样的场面让人振奋!”一位同行告诉记者,他跑艺术娱乐这条线很多年了,很久没有遇到这样热烈的场面了。观众们陆续退场,依然在热烈地讨论着,哼唱着,遇到媒体的采访积极地表达心情。这场音乐会,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这场音乐会,发出了抗战的“最强音”。这个夜晚,因为这场特殊的音乐会而让人难忘。

  回报社的路上,记者想起了69年前,中国抗战胜利之日,诗人艾青情不自禁、饱蘸笔墨连夜写下了激情洋溢的诗篇《人民的狂欢节》:

  人群,到处都是人群

  感激传染着感激

  欢喜传染着欢喜

  个个都挺着胸脯

  高高地举着火把

  跟随锣鼓队

  拥向街市……

  所有的门都打开

  迎接欢乐

  款待欢乐

  欢乐是今天夜晚最高贵的客人……

  八年抗战八年泪,一寸山河一寸血。从1937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2日的胜利时刻,战败者乘船远去的“落日”余晖中,英勇悲壮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9月3日,四万万中国人民举国同庆,庆祝属于自己的胜利。作为一名中国人,必须牢记: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在卢沟桥畔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此评价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岁月的长河中,69年的光阴弹指而过,但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苦难辉煌从未走远,中华民族历尽坎坷、自强不惜的顽强生机激励子孙后代铭记——中华民族之魂永存!

中华民族之魂永存
李幼斌为爱“出重拳”
中法合力打造影像“狼传奇”
第三届阿拉伯艺术节在京启动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楹联大奖赛启动
责编:苗 春  邮箱:wenhuawan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