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这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价值核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是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朴素、高尚、神圣的情感。这种爱国思想,表现为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身许国的信念,“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大义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
2014年是甲午年,欣逢盛世,不免抚今追昔。120年前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无尽的屈辱和伤痛,也使得那个甲午年成为近现代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正如梁启超所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甲午战争的惨败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危机,但同时也换来了民族复兴意识的觉醒。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更是给那段灾难深重的历史带来一线希望,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即是其中的代表。
邓世昌是当年北洋水师“致远”舰的管带,治军严谨,精于训练,“使船如使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邓世昌满怀报国之心,甲午战争爆发,即发出了“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的誓言,激励部下:“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突袭,邓世昌率“致远”舰奋勇冲锋,力战敌寇,重创多艘日舰。在“致远”号弹尽舰伤的情况下,邓世昌仍下令全速前进,试图撞沉日舰吉野号,与敌同归于尽。不幸途中中敌鱼雷,船身沉没。邓世昌坠海后,放弃了获救机会,与舰共存亡,牺牲时年仅45岁。“致远”舰全舰200多名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他们的爱国精神成为激励后来者反抗侵略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高扬,使中华民族得以洗刷它所蒙受的难堪的屈辱,而顽强地崛起,光荣地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左传》中即申述过“临患不忘国”和“苟利社禝,死生以之”的思想。《汉纪·惠帝纪》中还提出了“爱国如家”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屈原虽遭放逐,仍眷恋楚国,心系故土,以祖国兴亡、人民疾苦为念,书写爱国诗篇。陆游盼望统一,临终抱恨“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岳飞精忠报国,驰骋沙场。文天祥领兵抗元,战败被俘,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慷慨赴死。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前赴后继,在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时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他们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背负民族大义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与家是不可分割的。爱国既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又是一种行为准则,它教人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强调公忠为国,以国家利益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国家的贫穷、落后,会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国家的繁荣富强,才是全体人民的希望所在。正因为如此,自觉践行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主动地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自己选定的道路,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中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