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

14年修复3500多张 保存百年历史记忆

耄耋老人义务修复民间老照片(北京榜样)

本报记者 宦 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9月02日   第 05 版)

  在袁宝钧老人的家中,墙上一个挨一个的锦旗透露着曾经发生过多少令人感动的故事。

  “黑白照片上能够显像,都是通过卤化银——我们也叫银盐——通过特制的胶涂在感光相纸上,这些银盐颗粒见光后能够分解,于是就可以曝光显像。传统的老照片因为银盐分布多,有时候一张照片可以达到5000万像素,反而要比今天很多电子照的照片更加清楚。不过,相片纸随着时间一长,光照的多了,银盐就会氧化,因此黑白照片不到100年就会变回一张白纸。这些老照片是一个时代的珍贵记忆,不把它们修复好了我不安心,不能让历史流失了啊!”81岁的老人着急地跟记者说道。

  即便是今天研究近现代历史的人,也很少知道柳溥庆这个名字了。然而对于袁宝钧老人来说,这位恩师却是他一生事业的起点。曾就读于巴黎美术学院、在法国与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一起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旅欧代表大会的柳溥庆,是新中国的印钞泰斗。1949年,当时的北平解放后,袁宝钧被选入当时的541印钞厂,也即今天的北京印钞厂,成为柳溥庆的徒弟,开始了10年基本功的学习。素描、色彩、图案、刻版……经过不懈的努力,袁宝钧最终成为北京印钞厂的制版工程师。后来又因为出色的技术被调入人民画报负责彩色制版,以及新华社瞭望周刊的版面绘画工作。

  1999年,在方庄的一次社区活动里,有人听说他能够修复老照片,专程拿着一张清末的全家福来找他,“他说这是家里唯一一张全家福了,后来因为战乱,有的人再也没有见过,问我能不能修,我说能,整修了4天。这下大家就慢慢都知道我能修复老照片了。”为方便修复老照片,老人自费花3万元买来一台当时流行的486电脑和一台扫描仪,14年来,老人免费修复的照片已有3500多张。

  翻开袁宝钧的影集,多年来修复的每一张照片都被详细地做了标记和说明。其中有我国文字学家陈光尧之父1932年和连战之父连震东的合影;有我国航天奠基人钱学森和蒋瑛1948年的结婚照;有齐白石1953年收徒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的合影等。

  一般来说,照相馆能够修复老照片的人不多,收费也相对较高。而袁宝钧却不肯收一分钱,老人说:“我的师傅没教过我收钱。这是咱们能够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的事情,应该去做。”

  如今,耄耋之年的袁宝钧最大的心愿就是收徒,将手艺传承下去。2010年,袁宝钧收过一次徒,但最终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做一次雷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雷锋。我担心的是这段影像记录下来的珍贵的民间历史,再不保护,再不修复,我们就会失去对一段历史的记忆和见证,毕竟那个年代文字记录都难得,更何况是珍贵的黑白照片。修复一张照片就是拯救一段历史,这也是我坚持的理由所在。”

北京市民最关注空气质量(聚焦京城)
点击北京
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京举办
望北平(历史名人话京城)
耄耋老人义务修复民间老照片(北京榜样)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