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8月29日 星期五

上天入地是我的范儿

尚雨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8月29日   第 12 版)

  图片来源:资料图

  探险家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探索未知的秘境和挑战生命的极限为乐。能坦然面对死亡,然而却不能忍受平淡的生活。如今,在这样一个潇洒的群体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华人的身影。

  “7+2”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是登山圈里的最高梦想。而黄怒波正是实现了这个最高梦想的人之一。他也是第一位被世界最杰出的探险俱乐部——纽约探险家俱乐部吸纳的华人探险家。这个俱乐部向来以精英会员制著称,只有那些对科学和实地考察作出贡献的人才能入会,与贫富、地位无关。希拉里、海尔达尔、奥尔德林、罗斯福、皮瑞等人都是该俱乐部的座上宾,他们在人类探索太空、挑战自然极限、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领域作出卓越贡献。

  除了登山,诗歌创作也是黄怒波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他的诗集《7+2登山日记》,是首部在世界最高处、最远处、最难处探寻诗歌梦想的生命文本,填补了世界诗歌极限写作的空白。除此之外,他以“骆英”为笔名创作的十余部诗集,在中国乃至世界诗坛产生积极影响。诗歌让登山成为一种艺术而登山又成为创作的灵感。

  探险不仅仅是男性的权利。被称为“背囊睡袋独行侠”的李乐诗就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她是世界上唯一一位登上世界三极——北极、南极和高极珠穆朗玛峰的华人女性探险家。同时她也是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香港科技协进会副会长、香港极地考察基金的创办人。

  从学生时代起李乐诗就钟情于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游泳。时常参加横渡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活动。在41岁那一年,她向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提出申请,投身极地科学探险。此后,又数次到南极中国长城站和中山站访问,在一片白茫茫的冰原上和科学家们朝夕相处,第一次了解到了脚下的白色大地很有可能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遭到可怕的毁灭。从此对于南极大地的热爱与担忧就在李乐诗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她曾经四处为中国南极考察站集资,帮助他们改善物质条件,这也是成立香港极地考察基金会的初衷。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喜欢户外探险,当国人以更科学、亲近的态度面对大自然、善待生存环境,以更勇敢的决心走向自然、深入探索自然的时候,就将实现人性与自我的提升与成长。

哈中国
侨讯
上天入地是我的范儿
“亲情中华”马柬两国献艺
华文教育转向
责编:孙少峰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