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8月29日 星期五

张小莺:学会驾驭多种文化(拳拳之心)

李梦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8月29日   第 09 版)

  “当你有足够的游历和体验,会更有利于你静下心来做事。”采访张小莺时,他说的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很深的认同感。如今已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的张小莺,在谈及留德期间的种种经历时,作为旁听者的我不禁感叹,经历是一笔宝贵财富。

  留德期间 “五彩斑斓”

  谈到“医药研发”领域,我们总会联想到白大褂,或者墙壁雪白而又安静的研究室。而张小莺的留德生活却“五彩斑斓”:“在德国,我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够自如地转换于不同角色,这让我很过瘾。”除了在高校学习和研究之外,他还参与了德欧军方抗生物恐怖袭击的科研项目;在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工作;在欧洲和亚洲多个著名高校访学、开展合作研究;协助国内开展侨务和引智工作;甚至还有在德国做演员、走在德国大街上被人“追星”的经历。

  如今,丰富的经历成为站在讲台上的张小莺常对学生讲的道理:“实验室的下水道坏了,即使很脏很臭,你也要挽起袖子干活,去解决问题,而紧接着下一秒,你可能需要去五星级宾馆接待外宾——生活中的角色互换需要你很快地去适应。”

  回国发展 重新适应

  留德6年,张小莺早已适应了德国的生活节奏和方式。2008年回国,面对我国动物药学和兽医学科还相对比较薄弱的现实,毅然从药学研究转向这一领域,生活方式也随之骤然转变。他感慨道:“回国之后的经历,应该说是巨大的‘再融合、再适应’,甚至应该把‘再’这个字去掉。”

  本科毕业就出国的张小莺,对于当时的国内环境以及学术界的了解并不深入。但留德经历对张小莺帮助很大,他说:“留德的经历使我有较高的起点,在做事方法和视野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做学问要讲究彻底性和世界的眼光,正因为上述的原因,我对目前的工作充满信心,开展有关的国际合作工作也显得比较得心应手。”

  投身教育 寄语后生

  在进入高校工作后,张小莺不断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在国内外差异不断缩小的全球化背景下,他仍然教导学生要站在学者的角度主动培养符合科学原则的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目标清晰明确,思维独立奔放,做事细致谨慎,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谈到给日后赴德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建议时,张小莺说:“要学会驾驭多种文化,用开放的态度包容跨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留不下又回不去’的跨国弱势群体。”

张小莺:学会驾驭多种文化(拳拳之心)
让海归教授尽快适应国内环境
一方水土(创事记)
广告
责编:齐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