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出讲述“宴请”的广播剧,剧中的李处长对于应该如何搞好接待工作颇为茫然:“当领导的偏偏都是一路师傅一路拳,各有各的打法”,先来的徐书记不吃这一套,后到的另一位领导的“大秘”却暗示李处长接待不够规格,弄得李处长心里很是没底儿。
长期以来,在“三公”消费中,公务接待备受关注,尤其是一些公务接待中出现的铺张浪费现象,不仅增加了“三公”消费支出,而且招致社会诟病。为了刹住公务接待的闸,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并在去年底出台了规范公务接待的管理规定。在随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地方版规定纷纷出炉,并在实践中探索出诸如“廉政食堂”等清廉接待的创新办法。
大力整饬之下,应该说,公务接待的风气已经大为好转,正在渐趋理性规范。许多人反映,现在因公外出时,充斥着大鱼大肉的盛大宴请已经很少见,更有一些高档酒楼因为公务宴请的稀少而谋求转型,公务接待正在逐渐回归到正常招待的范围。
但是,陋习的形成非止一日,想要彻底遏制也绝非一日之功。因此,面对一条条禁令和规定,铤而走险、违规接待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出公差的人员碍于情面不便驳回接待方的盛情,一些人打着公务的旗号游山玩水、胡吃海塞,更有一些贪污腐败、假公济私款项以“公务接待费”的名义得到消化。为何国内节俭之风早已人尽皆知,有的地方行政成本却依然居高不下?为何有人敢于顶风作案、明知故犯?为何几十个红头文件就是管不住一张嘴?
说到底,“不差钱”的公务接待之所以会出现,一方面,在于制度建设还需要不断细化,三公经费的细致审核和透明公开仍需不断加强。一些地方花的接待费用是一笔糊涂账,费用不公开、不透明,使公众很难掌握具体数目。还有的单位巧立名目进行违规接待消费,甚至混水摸鱼,更是难以发现和制止。
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严格的制度落实和严厉的监督来切实打破公务接待“潜规则”,形成清风正气的社会心理惯性。应该看到,只要“潜规则”还在起作用,客人来了以家常便饭相待,在一些人看来,就有可能过于老实呆板,可能意味着对“身份”、“地位”的简慢和不敬,轻者落个“看不起人”的名声,重者甚至可能会冒影响项目审批、考核评比的风险。守了规矩,却可能吃了暗亏。当这样的浊流和“潜规则”盛行之时,想要彻底清除公务接待中的浪费毒瘤,便不易见到成效。
正所谓: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清风正气已经扑面而来,更需要长期的呵护和培育,需要全国统筹推进来响应,以实现整体性的治理效果。只有真正使制度从墙上走下来并且落地生根,通过长期不懈地坚持,使透明的理性接待和公正的办事方式成为全社会的惯性,并且动员社会力量来曝光和监督超标的公务接待行为,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的公务接待人员才能不吃亏,公务接待中的挥霍浪费现象也才能真正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