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8月20日 星期三

青奥盛会唱出青春最强音

本报记者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8月20日   第 08 版)

  图①:土耳其选手梅利莎·恰克马克勒在颁奖台上。
  图②:美国运动员戴尔德丽·伦奇展示自制美食。
  图③:游泳赛场,夺牌选手互相祝贺。
  图④:志愿者进行开幕式节目彩排。
  (新华社发)

  “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毫无疑问,这是一届属于全世界青少年的盛会。无论是精彩激烈的竞技比赛,还是跨越国界的对话交流,赛场内外,处处传唱着青春的旋律。

  正如何其芳在诗歌中所写:“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纯粹体育赢得掌声

  距离本届青奥会首金得主、澳大利亚选手达顿冲过终点已过去了14分钟,菲律宾运动员维多利亚·德尔迪奥摇晃着身体,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但现场的南京观众依然如迎接英雄一般,以热情的欢呼鼓励这个16岁的女孩。

  同样赢得“冠军级待遇”的还有哥斯达黎加柔道选手胡利安·桑乔,在柔道男子66公斤级比赛中,胡利安头部受伤,在激烈对抗中,血迹从包裹的纱布中渗出来。然而,顽强的胡利安坚持完成了比赛,尽管无缘奖牌,却赢得了更多的掌声。

  没有奖牌榜,没有“失败者”,这样的青奥会简单、纯粹。

  此前,习近平主席在看望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强调:“希望运动员摆平心态、放下包袱,胜不骄、败不馁,尽情享受青奥会期间比赛、学习、交流的每一个过程。”此次青奥会,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代表团都没有对运动员成绩提出硬性规定,似乎让比赛少了一丝火药味,但精彩程度却未减少丝毫。

  有星光——“奥运会我还有很多机会参加,青奥会我以后就没有机会参加了,我要体会一次。”立陶宛“蛙后”茹塔·梅鲁塔耶特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100米蛙泳金牌得主,年轻的她可不愿错过青年人自己的比赛。

  有梦想——“我希望成为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奖牌的女运动员。”跆拳道选手法拉纳兹是阿富汗代表团唯一一名参赛者,尽管训练、比赛多有不便,但她梦想着创造自己国家的历史。

  文化交流分享欢乐

  换下运动服,戴上厨师帽,跟中国大厨有模有样地学做一道“舌尖上的美食”——对不少外国运动员来说,在享受比赛的同时,要是能亲自包一碗猪肉白菜水饺,体验中国的饮食文化,无疑是值得炫耀和铭记的收获。

  在青奥村,以学做美食为内容的“营养烹饪”是“味道”最好,也是最受欢迎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与此同时,体验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启蒙”、展示绿色文化的“环保小屋”、鼓励运动员用视频记录青奥之旅的“自拍电影”等70多项文化教育活动构成了本届南京青奥会的“第二会场”。

  同为“奥林匹克”,青奥会却绝非“年轻版”“迷你版”的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的职责不应该局限于主办体育赛事,同样应该肩负起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教育的责任,因为体育就是一种教育。”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罗格创办青奥会的初衷,就是突出体育在文化教育上的地位和价值。

  除了主题丰富的活动外,为方便交流互动,组委会向每位运动员发放了一个名为“Yogger”的“社交钥匙”,只要两把钥匙对碰一下,就可以交换彼此的信息。16岁的中国女子铁人三项小将冯竟爽说,通过这把“社交钥匙”,自己已经和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运动员成了朋友。

  “95后”运动员当道的青奥会,比赛固然重要,但吃好玩好并有所获,对青年运动员而言更有价值。

  面临新的媒介环境,成长中的青奥会也在用更多元和更积极的方式,传递着奥林匹克价值观。青奥会开幕式上,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同年轻运动员自拍留影,并鼓励大家将自拍上传到社交媒体,分享年轻人欢聚的快乐,成为令人难忘的一幕。

  中国青年登上舞台

  “你们将在这个大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少年的风采,这是你们的崇高荣誉,也是你们的崇高责任。”在看望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习近平表示。

  青奥会属于每一名运动员,也属于每一名参与者,在这其中,新一代的中国青年人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风貌——

  开幕式上,塔沟武校的120名功夫小子在高空惊艳“筑梦”,美轮美奂的表演连引赞叹,而整个开幕式的4000多名演职人员,九成以上由青年人担当;

  竞赛场中,年轻运动员表现不俗。16岁瑶家妹子蒋惠花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夺得举重金牌。首创的自由泳男女混合接力配合默契,顺利摘金……胜不骄败不馁,让人们对中国体育的未来充满信心;

  赛场内外,2万多名志愿者“小青柠”默默奉献,绽放着最动人的微笑,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如果说青奥会浓缩了国家对于“少年强”“青年强”的期待,那么青奥会上的中国青少年则向世界证明了国家未来的希望。 

青奥盛会唱出青春最强音
悬空武术的青春想象(点赞青春)
青奥会特别特
未来之星与冠军对话
责编:刘峣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