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8月19日 星期二

德外法源清真寺

法自天方倡和谐(走进寺观教堂⑦)

赵 珊 尹 妍 郝嘉潼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8月19日   第 08 版)

  德外法源清真寺外景

  开斋节会礼

  世界伊斯兰教联盟官员来寺拜访

  斋月期间组织穆斯林开斋晚宴

  礼拜殿全景

  德外法源清真寺教育引导穆斯林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做学法守法穆斯林

  德外法源清真寺为贫困灾区捐款

  在京城车水马龙的德胜门外大街,有一栋三层建筑特别引人注目: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和典型的阿拉伯穹窿式门窗,绿瓦白墙,与不远处灰砖绿瓦的德胜门城楼交相辉映。这就是我们此行要探访的德外法源清真寺。

  我们行前了解到,目前全北京正式恢复宗教功能的清真寺共有70座,其中德外法源清真寺(以下简称法源清真寺)并非规模最大,也非历史最久,却在2013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称号。这其中定有不少值得分享的故事。

     

  1 古寺新颜

  我们走到清真寺正门前,教长王崇恩阿訇正在入口处等候。一落座,王阿訇便解释道,当天正逢穆斯林的斋月,白天禁止饮食,因此不便沏茶招待我们。他的这句话,更加增添了我们对伊斯兰教文化的好奇。

  法源清真寺历史悠久,底蕴丰厚。遗憾的是,其具体始建时间已无从查考,目前推测它是在明朝修建而成的。据王阿訇介绍,清真寺选择修建在此,是因为当初这里就是穆斯林的聚居地。穆斯林善于经商,而德胜门是当时商贾进出京城的主要通道,随着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在此聚集,开辟宗教礼拜活动场所成为必需,因此他们在此地自行集资兴建了清真寺。此后法源清真寺又经清代康熙年间重建,民国时期延西扩建。

  “法源清真寺”缘何得名呢?据王阿訇介绍,一般来讲,伊斯兰教活动场所直接称为清真寺或礼拜寺即可;而清真寺之前再取名字,则体现了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法源”是清代重建后才有的,寓意“法自天方,源于清真”,意思是其教义教规源自于阿拉伯,源自于伊斯兰教。

  2003年,西城区区委、区政府对法源清真寺进行了改造,由政府投资700余万元用于修建工程,在原有的基础上整合了清真寺的几处房产,并将建筑由平房改为楼房,扩大了建筑面积。改造后的法源清真寺于2007年9月竣工并恢复了宗教活动。现在我们看到的新寺规模较大,寺内环境优美、设备完善,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内涵,又凸显着现代气息,被西城区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也吸引着国内外大量的信众和游客。

  2 中阿合璧

  法源清真寺坐落在德胜门城楼外,在喧闹的城市中散发着沉静而庄重的气息。远望正门的三层楼房,下半部分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绿瓦白墙,穹形绿窗,正门上有伊斯兰教的星月标志;而楼房的顶部则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红柱画栋配以绿色琉璃瓦,精美夺目,恢弘大气。这种中阿合璧的风格,既创造出了美轮美奂的清真寺建筑,也反映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穿过正门的阿拉伯式穹顶进入院内,左手边是整齐排列的阿訇办公室,背后则是沐浴室。整栋楼同样是白墙绿窗,与正门建筑浑然一体。院内的右手边是修旧如旧的礼拜殿,外形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单檐歇山三卷勾连搭,中央是一座绿色琉璃瓦顶的阁楼。整座礼拜殿外观精巧流畅、古朴典雅。礼拜殿的正门庄严肃穆,上方正中央的阿文匾额和两旁的中文匾额交相辉映,让人顿生崇敬。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门帘掀开,大殿中除了窑殿、匾额、地毯和柱上的装饰,几乎空无一物。王阿訇解释说,所有的清真寺里面都没有塑像,因为伊斯兰教不崇拜任何偶像。再仔细看去,殿内虽然朴实无华,但那庄重的气氛仍让我们的心不由得沉静下来。

  法源清真寺礼拜殿的一大特色,就是礼拜殿门外通向大殿的斜坡通道。这个看起来并非传统建筑的通道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一次,王阿訇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要我们先猜猜看。“是残疾人通道吧?”果然,这个北京所有清真寺中唯一的残疾人通道,是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特别添制的,之后作为便民设施一直保留了下来。

  3 神秘“五功”

  法源清真寺紧靠的大道,直通长城等著名旅游景点,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寺院的辐射范围很大。除了辖区内3000多名常住穆斯林以外,法源清真寺还为来京务工、学习、经商、旅游的穆斯林提供服务。据王阿訇介绍,2007年清真寺正式恢复宗教功能后,每年都要接待两三万名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的穆斯林。

  采访时正值穆斯林斋月,不少穆斯林在家封斋,因此访寺人员较少。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在此期间,穆斯林从每天破晓至日落,必须实行严格的斋戒,黎明前吃“封斋饭”,日落后吃“开斋饭”。在封斋时间内,穆斯林戒除一切饮食,禁止房事。斋月结束后的第一天为开斋节。穆斯林在这一天设宴庆贺,请客送礼,尽情欢乐。“斋戒能让人的心灵得到提升,起到对社会的积极作用。除了加强自律、完善信仰之外,持斋过程中的饥饿感还能够激发人的恻隐之心,促使人们对弱者施善行。”王阿訇说。

  穆斯林有围寺而居的传统,每天的宗教活动都在清真寺内完成。伊斯兰教的功课有念、礼、斋、课、朝“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和朝觐。穆斯林做礼拜是法源清真寺主要的宗教功能之一。王阿訇告诉我们,拜功包括每天的五次礼拜、每周五“主麻日”的聚礼以及每年两次的“会礼”(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穆斯林集体礼拜)。

  除了日常宗教活动,穆斯林人生中的几个重要节点也少不了清真寺的见证和陪伴。正如王阿訇所说,穆斯林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清真寺。为新生儿取经名、主持穆斯林婚礼等都是阿訇职责的一部分。穆斯林结婚时,在男女双方情愿、双方父母同意等教义规定的前提下,由阿訇依据教法主持婚礼。穆斯林归真后,亡人入土前的净身(为亡人冲洗大净)、穿“凯凡”(用白布包裹亡人)、站“者那则”(殡礼)等也都在清真寺内进行。

  访谈至此正到14点,寺内响起铃声。王阿訇解释说:“礼拜时间到了”,随后他起身穿戴上礼拜大褂和礼拜帽,前往礼拜殿。据王阿訇说,每个穆斯林每天必须进行五次礼拜,分别在晨、晌、晡、昏、宵5个不同的时段完成。下午2点是一天中的第二次礼拜。同时,按伊斯兰教法规定,穆斯林在礼拜之前,须进行沐浴净身,称为“大净”和“小净”。因此,法源清真寺入口处设有沐浴室。

  4 促进和谐

  现任职于法源清真寺的阿訇共有4位,均毕业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北京伊斯兰教经学院等国内著名经学院。法源清真寺支持阿訇进修阿语并参加社会学历教育,目前德外清真寺有3位阿訇获得北京市伊斯兰教经学院阿拉伯语研修班结业证书,有1位阿訇在北京语言大学在读学习。3位阿訇先后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赛事和活动的宗教服务工作。

  前些日子,辖区内穆斯林曾向法源清真寺反映附近清真餐馆少、购买牛羊肉困难等问题。为了方便穆斯林的生活,法源清真寺在寺内房源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腾出近百平方米的门脸房,开设了一家清真早餐店和牛羊肉店,受到了穆斯林和社区居委会的欢迎。

  在满足穆斯林群众宗教、生活需求的同时,法源清真寺还积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社会和谐稳定工作。王阿訇告诉我们,曾经有一本出版物误解了伊斯兰教,穆斯林群众发现后,及时将这一情况告知法源清真寺的阿訇,清真寺随即将相关情况反映到政府相关部门,出版物在很短时间内被召回,使潜在的恶劣影响在扩大前得到了有效解决。当群众对打着“清真”旗号的假清真餐馆提出意见时,阿訇也会代表清真寺出面协调解决。

  伊斯兰教提倡乐善好施,做好事不留名。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法源清真寺发动穆斯林群众捐款捐物,积极踊跃地献爱心。法源清真寺每年都会给零收入家庭或者因病返贫的家庭以物质帮助,还同相邻的中医院合作,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免费义诊。王阿訇说,帮助赤贫者、无助者正是伊斯兰教教义所鼓励的。

  法源清真寺也是北京市对外友好往来的窗口。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该寺作为北京市宗教局指定的奥运会涉外接待宗教活动场所,接待了来到北京的各国运动员和旅行者。王阿訇说,在接待过程中,他们就清真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包括北京穆斯林的一些状况和国家的宗教政策都向外宾们一一做了介绍。有些初次来华的外宾原来对我国的宗教政策有误解,认为中国人都不信教。当他们参观过法源清真寺,看到众多中国穆斯林在寺内做礼拜的场景时,感到很欣慰,表示回国后要向家人朋友介绍自己的亲眼所见,纠正那些误传。

  (本版图片由德外法源清真寺提供)

法自天方倡和谐(走进寺观教堂⑦)
责编:赵 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