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00年后,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倾诉梦想:佐治亚昔日奴隶的儿子和奴隶主的儿子能共叙友谊。又过了50年,黑人青年布朗之死表明,虽然摆脱了奴隶身份,黑人却始终没有摆脱被歧视的命运,尽管美国人选了一个黑人总统。
美国密苏里州州长当地时间8月16日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在弗格森镇实行戒严。在此之前,弗格森镇因一名黑人青年在8月9日被警察开枪打死,由此引发大规模骚乱。
死的是黑人
8月9日下午,手无寸铁的迈克尔·布朗倒在一名警察的枪下,身上多处中弹。更为关键的信息是,布朗是个黑人。
迄今为止,各方对于案发原因说法各异。
与迈克尔同行的多瑞恩·约翰逊说,警察当时要求迈克尔从路中央移到人行道,遭到迈克尔拒绝后,警察便开枪。警察开枪射击并杀死迈克尔的时候,他的手正举在空中。
警方说,迈克尔·布朗并不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事件起因于双方的肢体冲突。在警察开枪射击迈克尔之前,警察正试图从汽车里出来,但迈克尔将警察推回汽车,并对警察进行身体攻击,争夺警方枪支。
在那之后的几天中,警方选择性地发布信息,尤其是让那名警官保持匿名的做法,引起当地民众不满。在弗格森镇2.1万人口中,69%为黑人。
连日来,美国各地的抗议种族歧视的活动逐渐升级。8月14日,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菲尼克斯等近100个美国城市举行了抗议和守夜活动,示威者将双手高高举起,高喊着,“举起双手,不要开枪”等口号,抗议枪杀布朗的行为。
这种行为也引起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的注意。该委员会于13至14日两天内,在日内瓦对美国代表团就该议题进行质询,并开始审查美国自2008年来的人权记录。
根深蒂固的偏见
案件发生以后,有一部分舆论将悲剧发生的原因归结为警察军事化。因为自“9·11”以后,美国政府以“反恐”为名,大力强化全美各地警方的军事化装备。据外媒报道,自2003年以来,圣路易斯县警方已为购置军事装备开支940万美元。
但有分析认为,这起事件显露出来的最深刻问题,不是警察的军事化,而是美国有史以来的种族歧视问题。毕竟,警察军事化可以采取措施解决。
150年前,美国一场南北战争结束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黑人奴隶制度。然而,一个结束意味着另一个开始。黑人虽然摆脱了奴隶身份,但始终没有摆脱被歧视的命运。直到今天,种族问题仍然是美国社会的最敏感的神经。
2013年7月,枪杀黑人青年特雷翁·马丁的白人协警乔治·齐默尔曼被判无罪,在美国多个城市引发了抗议示威活动。美国总统奥巴马痛批种族主义,声称“35年前,我可能就像特雷翁·马丁一样”。
据《2013年美国的人权记录》记载,种族歧视系统性存在。执法司法领域普遍存在对少数族裔的歧视。
据《纽约每日新闻》报道,最新的报告显示,美国每天至少一人被警察杀死,1/4为黑人。
2012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年至少有136名手无寸铁的非洲裔美国人被警察或保安杀害。
另外,公共场所频繁发生种族歧视事件。部分主流媒体、社会组织和政客宣扬种族主义言论。去年美国广播公司脱口秀节目中曝出“杀光中国人”的言论就是其中一例。
一道难解的题
在《镜子》里,拉美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愤怒地写道:人类组成就像一个五层金字塔。上面是白人。往下几层,原初的纯净被皮肤肮脏的种族毁坏了:澳洲原住民、美洲印第安人和亚洲黄种人。在所有人底下,是非洲黑人。
过了多年,金字塔被裹上了一层包容、多元的外衣,从外表看,等级已不那么明显。然而,黑人青年布朗的遭遇揭开了这层外衣:上面依然是白人,下层仍旧是黑人。
当然,这也有“科学”证明。1863年,伦敦人类学学会得出结论说,黑种人的智力水平要低于白种人。
差不多一个半世纪后,2007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美国人詹姆斯断言,“科学”已证明,黑种人不如白种人聪明。
一件件类似的事情让人不禁叩问:美国离马丁·路德·金所说的“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到底还有多远?
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承诺将对这起事件展开公开、透明的调查,同时呼吁民众保持冷静。但文化上的“白人至上论”不除,种族歧视还是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