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8月16日 星期六

浙东运河宋代贯通 内河航运得以入海

宁波借大运河补上“世遗”空白(事件新闻)

孙 淼 杨 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8月16日   第 05 版)

  杭甬运河景象。
  (资料图片)

  参加全媒体活动记者在运河上合影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宁波拥有了第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当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好消息,刚从运河边采访归来的20多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记者,征尘未洗便在微信里开聊,互诉衷肠。

  “作为一名记者,能见证、参与这一历史性事件,是幸福。”采访时还未想到会申遗成功的《东南商报》记者李臻说道。

  宁波是大运河出海口

  中国大运河申遗范围包括纵贯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浙东运河全线贯通于宋代,西起杭州西兴古镇,东至宁波,与大海相连。其中,大运河(宁波段)位于中国大运河最南端,宁波则是大运河的出海口,是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城市。大运河(宁波段)绵延数百里,流经余姚、慈溪、鄞县和镇海四大古县,是古城宁波的生命之河、历史之河与文化之河。大运河申遗成功,填补了宁波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宁波从此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拥有了厚重的世界级文化名片。

  “2008年,宁波加入大运河申遗,浙东运河的价值从此被认可。”浙江大学教授、著名地理学家陈桥驿认为,中国大运河一头连着北京,一头连着宁波,并且,宁波港‘东出大海,西连江淮,转运南北,港通天下’,具有运河城市与海港城市的双重特征,使大运河具有了对外开放的特征,中国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就此连在了一起。

  抢在世界遗产大会开始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和大运河(宁波段)申遗办合作开展了“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

  让全社会关注大运河

  “地方媒体要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像这样全程、全媒体、全方位的大型媒体采访活动,我们在全国还是独一家”。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田勇说,此次全媒体行动及相关报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良好的传播效应。 从4月24日于庆安会馆正式启动,到6月19日顺利返回三江口,大运河全媒体报道历时2个月;行程1万多公里;自北京到宁波,走访了沿岸8省27城市,从文字图片报道,到音视频播报,再到微博、微信同步互动推送,刊发稿件200多篇。

  采访远比想象中艰难。大运河的很多节点用导航找不到,大家就一路问过去、摸上门。对绝大多数参与记者来说,这无疑是其职业生涯中最为辛苦的一次历练。一路下来,每个人都成了大运河的专家。为漕运而开凿的北运河至今仍发挥水利功能;与苏杭并肩的“临张”不复繁华;得益于卫河1800余年通航,道口古镇也保存着不错的原风貌……《宁波晚报》的年轻记者张磊杰说起大运河可谓“头头是道”。“以前是一知半解,现在有了更深的认识。”

  申遗更是一份郑重的承诺

  “真是文化之旅啊,长见识了,每天像追电视剧一样追‘运河行’的稿子。”网友“蚂蚁上树”说。网友“天蝎”也表示,从每天一集的“大运河连续剧”中,看到了中国大运河沿岸的文化、美景、风土人情,受益良多。申遗成功并非简单的一份荣誉或是一个面子,也是对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承诺。

  即便是几年前,无论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眼中的大运河还只是京杭大运河,很多人并不知道宁波与运河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对20余位国内知名运河遗产专家、100多名沿河居民采访形成的150多篇报道,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认识大运河的窗口,在读者中掀起了阵阵“运河热”。

  宁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两段一点”包括浙东运河虞余段、浙东运河宁波段和宁波三江口的庆安会馆,其中庆安会馆是中国大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大运河申遗国家专家组专家张廷皓说,申遗的过程也就是保护的过程,更是提高沿河政府和人民保护大运河意识的过程,发现保护大运河的各种力量,这是大运河申遗实现的最大价值。

  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博处原处长邬向东和文保专家杨古城两位专家认为,宁波有了第一项世界文化遗产后,城市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它必将促进宁波经济、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给城市带来新面貌,我们因此有了新的使命,要让更多人知道运河,保护、发展、共享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宁波借大运河补上“世遗”空白(事件新闻)
呼市边检通关量创新高
边防举办“警营开放日”
丹东新兵提前入营体验生活
成都彩绘熊猫走进德国(焦点瞬间)
连云港边检救助韩国客轮
新闻点击
海内外记者走进新玉树
责编:宦 佳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