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8月15日 星期五

李昕睿:

做中华文化传播者(赤子情怀(二))

冯琦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8月15日   第 06 版)

  在国际学生节上,参与者与中国展台的大熊猫合影。
  李昕睿供图

  李昕睿现场表演书法艺术

  看到照片中这只憨态可掬的大家伙了吗?大脑袋,黑眼圈,毛绒绒的躯干——这只大熊猫可是李昕睿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威明顿分校的国际学生节中“邀请”来的“重磅嘉宾”。

  或许是从小因为学习书法,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挚感情,这个笑容灿烂的姑娘在北卡罗来纳大学留学期间参与、组织过不少传播中华文化的活动:在新年来临之际,亲手制作宫灯并带到正在举办“中国年活动”的食堂展示;受别系老师邀请到课堂上讲解中国文化;前往当地的小学教外国小朋友剪纸;在国际学生节中搭起展台,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组织活动虽然累却很开心”

  说到让李昕睿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国际学生节的活动。

  精心布置展台,写好春联贴在上面;特意统一服装,准备了旗袍、功夫服展现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以茶会友,着旗袍的女生冲泡普洱邀请来客品茗;挥毫泼墨,当场表演书法艺术为参与者写名字……此外,她们还准备了剪纸、脸谱等特色内容。

  “熊猫特别招人喜欢,毛绒绒的,大家都争着跟它合影。还有就是用毛笔给他们写名字嘛,大家兴致很高,都过来要汉字书法作品。”李昕睿说,国际学生节的现场类似于国内大学中社团的“百团大战”,在活动现场会综合内容、人气等方面进行评比。“因为是全开放式的,除了外国学生,社区里的居民和周边中小学的学生也都过来观看。当时我们展台的现场反应非常好,评比进了前五名,还获得了100美元奖金。”

  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物资、召集学校的中国学生开会讨论、为如何向外国观众展现中华文化出谋划策等。李昕睿也承认组织活动确实遇到过不少问题:“时间紧,找人难。当时正值考试阶段,大家都特别忙,把他们集合起来还挺不容易的。”在国外大学办活动,还有些国内体会不到的困难,“我们的旗袍、功夫服、熊猫服都是在淘宝上买完快递过来的,国际快递嘛,特别贵,砸了很多成本进去。”

  虽然如此,在被问到如此费心费力举办活动值不值得时,李昕睿毫不犹豫地回答:“值得啊!因为有价值,大家都做得挺开心的。”

  “有了更强的身份认同感”

  在留学期间意识到“外国人对中华文化认知程度不高”,这是李昕睿多次参加、举办这类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一个很遥远的东方国度,飞机要飞一二十个小时。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也停留在诸如武术啊,大熊猫啊之类的东西上。”李昕睿说,“而且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完全依靠外媒,我觉得外媒的报道还是有偏颇的。甚至有老师会问我‘中国人能不能吃得上苹果’之类的问题。”

  李昕睿说,参与这些传播中华文化的活动,一方面是因为想家,另一方面是因为出国后有了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我会更加热爱她。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事情。”

  “文化交往是从细微的个人开始的。中美两国文化背景有很大不同,我当时带了《走进美国》过去看,这是写跨文化交流比较好的一本书。”李昕睿曾为活动现场选取什么元素更好地展示中国煞费苦心。“我们最后选择了大熊猫。男女老少都特别喜欢它,小朋友们还在手机上玩以大熊猫为主角的游戏。我们在活动现场准备了大熊猫的戏服,也举办了抽奖活动送大熊猫的手机链,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参与者更近地了解中国。”

  让李昕睿觉得欣慰的是,北卡罗来纳大学为展现中国形象提供了不少非常好的平台。“校方在新年到来之际,举办了一个隆重的中国年活动,食堂里都是筷子、饺子这些中国元素。另外,学校还通过各种方式介绍中国以及组织校际互访活动。”她补充说,“能有这些机会,依托的还是中国的发展。”

  但是,李昕睿对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威明顿分校缺少一个中文社团感到遗憾:“学校里有西语社之类的社团,所以美国学生学习外语时多选择西语、日语,也更倾向于选择前往欧洲、日本的留学项目。需要有人去运营一个中文社团,多组织些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中国。”

做中华文化传播者(赤子情怀(二))
出国实习:酸甜苦辣全得尝
做个“知识骇客”(一桌一椅一世界)
美国留学咨询公司抢占北京市场
责编:赵晓霞  邮箱:haiwaixuez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