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主席说:“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被赋予时代精神而具有现实意义,成为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石。为此,本报特别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栏目,约请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战略发展中心副主任沙蕙为我们梳理自先秦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也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富强的思想,在中国的古籍中即有反映。《管子》称:“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史记·李斯列传》写道:“李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对国家富强的期盼,过上殷实富足生活的愿望,并为此进行过不懈的探索。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盛时期,呈现出不同时期的繁荣富足的景象。正如杜甫在诗中所写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盛世的种种辉煌成就,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对于那个政治清明、思想开放、疆域辽阔、民族和睦的年代,人们总是充满了想象。
国家的富强和衰败,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想当年,唐太宗虚心纳谏,任用贤良,轻徭薄赋,戒奢尚俭,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据史书记载,唐太宗善于总结前朝教训,他批评“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强调国家要得到良好治理,一定要藏富于民。传说贞观四年唐太宗正打算修建宫殿,却赶上河南、陕西一带暴雨,河流泛滥成灾,百姓房屋被冲毁。唐太宗在魏徵的劝谏之下,下令拆掉在建宫殿,将木材分给受灾百姓以供修房之需。正是唐太宗倡导“国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得社会“风俗俭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唐玄宗在统治前期也曾经励精图治,使国力强大,百姓富足安康。但是到了后期,他逐渐纵情声色,耽于享乐,骄奢淫逸,昏庸无度,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此盛极而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诗句将当时的唐王朝腐朽衰败的图景刻画得入木三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教训让我们深切理解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些古训,值得人们牢记。千古传诵的大禹治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故事,既是个人修身的道德规范,对国家来说,也是重要的“富国之道”。
长时期以来,勤劳的中国人民恪守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诚实劳动以获取财富,建设美好家园。这是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近代以来,民族奋斗的进程被外国侵略势力所打断。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迫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失去了独立和尊严,濒临亡国灭种、生灵涂炭的绝境。其原因,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一是经济技术落后。”正因为如此,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成为无数仁人志士在长时期里为之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崇高目标。
事实证明,领导人民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探索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1945年党的七大就明确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新中国的创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续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重新放射出青春的光彩。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未来掌握在青少年的手里。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使每一个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形成国家富强、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的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