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7月18日 星期五

画布当田地,精耕细作

——宁晋工笔画产业蓬勃发展

赖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7月18日   第 16 版)

  河北宁晋县河渠393工笔画艺术区一景
  (资料图片)

  古韵乡情入画图
  刘振波

  花香
  绿柳

  宁晋县工笔画艺术学校中,学生在认真着色。
  本报记者 赵树宴摄

  周末将近,河北邢台宁晋县的画商们又准备出发了。他们带着宁晋的“特产”——工笔画,前往北京等地。周末,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上,这些工笔画一售而空。用画商们的话说,就是宁晋的工笔画“不愁销”。

  据介绍,宁晋工笔画近年来在市场上非常走俏,仅北京潘家园、琉璃厂两大市场,宁晋画家的作品就占了工笔画总销售量的80%。

  被称为“中国工笔画之乡”的宁晋县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何出自这里的工笔画如此走俏?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宁晋,探寻村庄深处的丹青墨香。

  一手锄头,一手画笔

  狭窄的乡镇小路上,两旁布满了小摊点,各类新鲜的瓜果时蔬已经上架。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交织着交谈声、讨价还价声。这里是宁晋县河渠镇,与许多乡镇一样,有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又与许多乡镇不一样,这里孕育了几十家工笔画工作室,还有几百号工笔画从业人员。

  宁晋县工笔画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繁荣于上世纪90年代,崛起于2000年以后。1983年时,只有县职中的美术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练习工笔画。因他们的工笔画在省、市书画展上崭露头角而引起县有关部门的重视,1988年、1989年县职中连续招收了两届美术专业班,培养了近百名青年绘画人才,为工笔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书画市场的繁荣,宁晋的工笔画开始越来越多地走向书画市场,从乡村到省会,又从省会到京城,逐渐打开了市场。2000年以后,随着宁晋工笔画走红京津,当地许多农民开始一手种庄稼,一手拿画笔。一批农民书画家在宁晋县迅速崛起,工笔画创作和教学人员渐渐增多。

  2009年,宁晋县工笔画艺术学校建成,河渠镇创建了中国首家工笔画艺术园区——河渠393工笔画艺术区;2010年,宁晋工笔画被列入全省3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县委、县政府规划了工笔画一条街和交易市场,初步形成了集培训、展览、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画笔画出致富路

  63岁的赵印存是宁晋县河渠镇褚家庄人。他从事美术教学和创作30多年了,近几年对钢笔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细腻的勾勒下,宁晋古城的风貌,太行山的壮阔都生动再现。

  来到赵印存的冀南工笔画院,老人热情相迎,一幅画接着一幅画地介绍。赵印存家有好几口人,几乎人人都会画画。“大儿子、大儿媳、二儿子、二儿媳、小女儿,再加上我,都能画,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大儿子擅长画罗汉佛像,二儿子擅长画刀马人物,大儿媳擅长花鸟,二儿媳擅长仕女,小闺女也画仕女,我主要是画山水。”赵印存掰着手指头说。

  “画画能致富。特别是这几年,一张好点的小幅人物画也能卖上上千元。”赵印存说。大儿子赵艳飞接着说,现在手里的订单就得干到秋后了,一年下来能挣个二三十万。“我们现在不仅发展国内市场,还把市场拓展到了韩国、日本。”

  冀南工笔画院里,除了本地的学徒,来自黑龙江、山西、河南、山东的学徒就有40多人。赵印存说,现在不仅自己带学生,两个儿子也开始带了。“我们家靠画画富裕了,现在就想把这画画的本事教给更多人,让他们也能通过拿起画笔富裕起来。这样的家庭多了,咱农村的面貌才会有大变化。”

  在宁晋县,类似赵印存的工笔画工作室不在少数。宁晋县委宣传部部长李风杰介绍说,宁晋县目前从事工笔画行业的人员已达4000多人,有近60个专业村,作品种类主要有传统仕女、现代人物、花鸟等,年产值近3亿元。

  临摹和原创两条腿走路

  宁晋的工笔画产业迅速发展,在火热的市场背后,也隐藏着许多艺术园区的通病——流水线作业式批量临摹。许多当地画家已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宁晋工笔画领军人物之一的刘振波就是其中一位。

  “临摹门槛低、上手快,没有绘画基础的人经过培训也能掌握基本技术,这也是宁晋工笔画从业人员多的原因。但要做大做强宁晋工笔画产业,就必须突破临摹搞创作,融入自身主观表达,只有这样,作品有创意才有生命力。就像一棵树一样,创作是根,只有根扎得深,树才能长得高,才能枝繁叶茂。同样,在宁晋,如果搞创作的画家越来越多,那宁晋工笔画这棵大树才会长得更高,枝叶才能更繁茂。”刘振波说。

  同时,他认为也不是要放弃临摹。“创作更多的是一种意识、一种尝试,并不一定要专门搞创作,不一定要成名成家。有了这种创作的经历,反过来提高临摹水平,在把握人物神态表情等方面会更加到位。”刘振波认为,市场竞争激烈,临摹得不好照样卖不出去。因此,对于一些有基础、有条件的人,应该尝试去创作,把眼光放长远些。

  李风杰介绍说,宁晋的工笔画产业正在实现从简单临摹到临变创作的转变。以刘振波、张利涛、杨欣勇等为代表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带动了十余名工笔画家开始创作,具备创作能力的画家也达到50多名。宁晋工笔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显著增强,开始走出以简单临摹为主的老路,实现了“临摹走市场、创作上水平”两条腿走路,形成了“领军人物+创作群体+从业人员”的良性发展模式。

“变化”是中国书法的生命力所在
画布当田地,精耕细作
澳门风采巡回展开幕
“勃朗峰之夏”中国画展亮相法国
新媒体展:看艺术变魔法
第十七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启动
责编:赖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