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7月10日 星期四

开创中国画写意重彩现代图式语言(金台点将系列之十二)

——访著名画家张桂铭

李树森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7月10日   第 08 版)

  张桂铭,1939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名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入上海中国画院专业创作。历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刘海粟美术馆执行馆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等。1988年被评聘为国家一级美术师,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佳蔬

  翔

  纸上交响

  生态

  秋风

  朝艳

  夏影

  金台记:

  张桂铭,以其远见卓识、深邃思想与敏锐眼光,早早地认识到当代中国画强调色彩的重要性。深刻地意识到最近百余年来,西方绘画因由写实转向写意,完成了西方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型,诞生了许多世界性艺术大师,而我们却在现当代弱化了千年的写意传统,由写意倾向了写实,加之各种复杂因素综合影响下,使得理论家发出了当代“中国画坛缺少大画家”、“中国画穷途末路”之喟叹。

  他还以强烈的责任感,危机意识,提出只有大力重视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问题,才能更好地传承、发扬、发展本民族文化艺术。呼吁要从娃娃抓起,牢牢地打好传统的根基。

  他更以自身的聪敏善悟,超凡的绘画天赋,民族艺术发展担当精神,和专注于艺术研究与创造的心态与行动,大胆探索创新,融合传统与当代、中国与西方,开创了“城市味”十足、精神文化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中国画写意重彩新的图式,新的绘画语言,为中国美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金台点将”栏目点之,是以为记。

  ——主持人 

  

  陈传席:古今中外都不曾有过的一种画风 绘画重色彩不是西方的专利

  李树森:中国画在很长历史时期并不太提倡色彩的鲜艳,而您却独辟蹊径,有意识地加强了色彩,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画耳目一新的色彩明快、简洁概括的一种新风貌,也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正如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所言:“他的画并不是玩新花样,而是古今中外都不曾有过的一种画风。”请问您对当代中国画欣赏视觉化取向问题和精神性文化内涵问题是怎样思考的?在您的画中是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的?

  张桂铭:过去我们一般讲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你这个提法跟过去不一样,很明确。我觉得绘画艺术本身是视觉艺术,必须要讲视觉效果。

  以前我们往往把形式跟内容分得太开。过去我们看画的习惯,是先看画的是什么,内容是第一位,就是先看内容,然后再看画面的感觉。实际上从直观来讲,一幅作品先映入你的眼帘的是画面的效果,整体的感觉。比如结构、构图、造型、色彩、笔墨等,这些构成的元素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元素只是形式,其实这些元素里面也包含着精神内涵,包含着精神元素。

  在传统题材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同样的一个题材,由于构成的元素不同,不同的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也不同。比如同样画荷花,八大山人的荷花,冷逸奇崛;吴昌硕的荷花,苍劲厚艳;而齐白石的荷花天真烂漫;潘天寿的则显得劲挺有力……他们的气质、格局、含意都不一样。我想举画荷花这个例子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了。一个题材怎么画实际上是个更重要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有人疑惑我为什么把画人物突然转向以花鸟为载体的新的探索,这应该也是基于上述的想法。过去我们创作写实人物画,尤其在选择题材、刻画人物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而在考虑整个画面的效果,如笔墨、色彩、造型、结构等方面所下的功夫不够,有时题材很好,但不等于这幅画就好。尤其是中国画笔墨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实践,而当时我确实是想通过花鸟画取得一定经验以后,再在人物画上有所突破。想不到就此欲罢不能,一发而不可收,直至如今还觉得可以画得更好。

  讲到色彩,往往有一个误区,总觉得西洋画是讲色彩的,色彩是外国的专利,似乎我们中国画是不讲色彩的,实际上并不尽然。这方面深入了解中国绘画史的人都会知道,很早的如汉代帛画,后来的青绿山水,包括遗留下来的古代壁画,更有大量的民间艺术,都是色彩非常灿烂,极其丰富的。近的来说,齐白石称得上是一位色彩大师,在他的画中如果撇掉了色彩,那或许会逊色不少。在近现代画家中讲究色彩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有时候往往会用到“感情色彩”这几个字,说明感情这个东西是有色彩的,或者说色彩是有感情的,好的绘画也是有感情的。因此,我认为在中国画中不重视色彩是非常大的遗憾,色彩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应该大有作为。

  中国画的笔墨线条传统不能丢

  西方人难懂中国画线条之深奥

  李树森:我注意到您的作品多用纯正色,显得干净亮丽。现在大家常谈中国画的创新问题,您结合自己的作品简单谈几点中国画哪些要素需要继承?

  张桂铭:创新并不是要让大家创到一种样式上去,而是要更多样更丰富,在中国特别是近现代成功的先例也不少。诸如传统型、融合性、另辟蹊径型等等。我想今后中国画的创新,这样的路子还会继续延续下去。谁是主流,谁是支流,谁是中心,谁是边缘,可能不是某个人说了算,更不能自己说了算,或者过早地下结论,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我的作品,你已经给我在访谈的标题上冠了顶帽子——“写意、重彩”。这应该也正是我画风比较重要的特征。“写意、重彩”就离不开笔墨、色彩。但作为主要特征也不能孤立地存在,是与取材、构图、造型相适应的。特别是我的造型,高度简化,多出自意象,并且构图多取自于平面构图,所以我特别重视线的运用。

  我把线条作为是中国画的一条根。中国画重视用线,不仅是因为所谓“书画同源”,或中国画笔墨在线的运用上创造了丰厚的传统,实在是因为中国画的重要工具材料——毛笔、宣纸,是非常富有敏感性、可塑性所致的。用笔可粗可细、可轻可重、可聚可散,变化万千。甚至你稍有迟疑、犹豫,就立即显现。中国人可以在笔墨上品味出大千世界,其中的奥妙西方人是难以体味理解的。所以,我作画是先用线,如果感觉在用线的质量、节奏、韵律稍有欠缺,就暂时放下不再继续画下去了。

  用色也是这样,不能太真实,太复杂,我的赋色被有的评论称为“随意赋彩”,画上基本上是几个原色:红、绿、青、黄,很少复色或者混在一起。之所以没有显得不协调或者俗气,其中线条与墨块是起了相当重要作用的。

  总之我的作画过程并不复杂,“勾线填彩”,我追求的是用最单纯的元素,达到丰富的艺术效果,同时给人以回味,使人回味无穷也是我的艺术追求。

  西方不讨论传统是从小就已深深扎根传统

  我们喜欢讨论传统是因为根扎得不深不实

  李树森:观看您的很多画作,明显感觉内涵丰富、气韵生动,个性与当代性鲜明,色彩瑰丽又不失高雅静洁。可以说您的作品融汇中西,在处理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等中国画课题方面,是一个成功范例。您以新的绘画形式语言,和作品所具有的成熟的、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对中国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建构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将因此载入中国美术史册。您对中国画发展如何处理当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等问题有何见解?

  张桂铭:要讨论中国画的发展问题、创新问题,一直会讲到你提到的要处理的这些方面。其实讲来讲去就是我们怎样对待传统,怎样对待西方的问题,我想这些问题今后还会继续讨论下去。

  在国外的画家中我们可以发现,像毕加索是受非洲影响的,像马蒂斯、梵高等受东方(包括日本浮世绘)影响很明显,不少画家也受中国艺术的影响。但是他们的绘画风格不会认为是被非洲化了、日本化了、甚至是中国化了。毕加索还是毕加索,梵高还是梵高。吸收国外的,好像很自然。

  为什么我们老是在这些问题上纠缠不休,而外国人不讨论这种问题?你给我这个题目以后我多次思考,或许从另一个角度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

  到了西方,尤其是去参观世界上很有名的美术馆、博物馆,给我们有个很突出的印象。在参观的人群当中,尤其是学生,占了很大一个比重。他们由老师带着参观一幅幅西方的世界名画,听老师或者讲解员的讲解、介绍。据介绍说,学生们回去以后,还要根据作品写心得体会。实际上在西方,他们很重视传统的教育,尤其是很小的时候,让传统的优秀艺术深深的植根在他们的幼小的心灵里。这样以后才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去分辨和面对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

  而我们在这方面的从小教育是很欠缺的。加上我们的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还跟不上。而一些场馆大多停留在临时性的展览上,缺乏系统性、经典性,孩子们很难从这些场馆展览中得到高质量的艺术教育。不了解优秀传统艺术,加上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一时就使得辨不清方向。所以会在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对待外来艺术的问题一直争论不清。思路不明确,实践也就会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要真正把中国艺术搞上去,谈何容易!

  传统里的核心品质不可丢

  李树森:您对中国画继承传统问题怎么看?

  张桂铭:继承传统,技法当然很重要,中国画的笔墨传统很重要,但中国画的技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论笔墨,齐白石的笔墨与黄宾虹的笔墨也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大师的作品和为人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一生都在追求和坚持 “真善美”,“真善美”是中国传统的核心品质。“真善美”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品质,也是中国人为人的核心品质。特别是在当今画坛过度浮躁、急功近利的状况下,作为艺术家更要自律,保持冷静,沉得下来从事艺术创作,保有一颗真诚和敬畏的心对待艺术创作,把最优秀的作品贡献给社会是艺术家的神圣职责。当然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的批评和揭露对艺术家也会引起共鸣,也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但是最终还是为了发扬和传播“真善美”,这个核心品质一定不能丢。

  需要走出“千人一面”怪圈

  要想创新成功必须静得下来

  李树森:中国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建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转变到时代审美的需要上来。在上世纪80年代,您就开始了新画风的创造,说明您极具绘画天赋和创新精神,聪敏绝顶,善于研究、思考。也只有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远见卓识的深刻艺术见解,才能预见到艺术发展的未来方向。请介绍一下您在新画风探索过程中遇到过的一些重要问题。对于当下一些画家追求的艺术创新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张桂铭:艺术需要不断创新,中国画更要创新。我一直认为绘画的创新更重要,因为绘画艺术,它绝不会因为人的离去而离去,所以绘画艺术的因袭和模仿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30多年前我常去看画展,感觉几乎整个展厅都是灰蒙蒙黑乎乎的,远看根本分不清这是谁画的,那是谁画的,大都缺乏画家自己的个性风格特点,这就是批评家常形容的“千人一面”。我意识到这里面问题很大,太闷了,很不舒服,中国画不能一直这样画下去,需要有新的东西出来,根据这个想法,我开始了新的追求和探索。一路走来,我还是觉得作为一个中国画画家,如果真的要有所贡献,一定要有所创新。

  我的建议和体会是,作为一名中国画家必须要吃好中国传统艺术这个头口奶,如果头口奶没有吃好,也希望补补课,把基础打扎实。同时,我们的心胸一定要开阔,站得高、看得远,不要轻易排斥别国的艺术,吸取多方面有益的营养,积极探索。艺术创新的道路始终是不平坦的,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锲而不舍、反复实践,同时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以虔诚的心态对待艺术,作为一名艺术家没有殉道精神是不成的。最后我想重提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三境界,值得我们记取:“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对于要成就大事业者是绕不过去的。

  潘公凯:“现代其外,传统其中”

  李树森:潘公凯先生曾评价您的画是“现代其外,传统其中”,您对此怎么看?

  张桂铭:这是上世纪90年代末潘公凯先生为我写的一篇评论文章的标题,在当时确有人认为我的作品洋味十足而传统味少了,好像我的风格完全是学的外国。把我同毕加索、马蒂斯,甚至是米罗联系起来。而公凯先生且认为我的画风中中国传统绘画对我的深刻影响。我1959年从高中毕业进的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这是我真正接受中国画教育的开始,当时学院院长是潘天寿,潘院长很重视传统绘画的教育,上世纪60年代初期,是教学很好的时期,学校的教学对我们青年学子影响很深,这也是我们当时吃下的头口奶。后来有一位德国人叫皮德,是我交往近三十年的一位老朋友。他很早就收藏中国画家的作品,后来在他德国老家开了一家专门推广中国水墨画作品的画廊,他做的就是把中国当代的水墨艺术推介给德国朋友。当时我就问他:你看我的作品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他肯定地回答:是中国的。当然,公凯先生这样的评价我也认同,但我更喜欢人家说:这个画风是张桂铭的,哈哈……

  开创“城市味”写意重彩中国画

  “城市味”中国画是重要发展方向

  李树森:您的作品,在图式构成、线条、色彩等方面大胆突破传统,创造了一种新的个性鲜明的符号化、几何化语言。对您这种与传统拉开了很大距离的绘画,有人说是“传统味”,也有人说“洋味”太浓,而您自己认为是“城市味”。我认为您的绘画在内核本质上还是生发于深厚的传统根基,巧妙借鉴了当代的和西方的一些外在形式,从而具有了鲜明的当代性,也就是说您的作品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的中国画。请问您将其概括为“城市味”是来自于怎样的思考?

  张桂铭:我说的“城市味”,并不是简单的认为你画的是城市题材就是“城市味”了。在中西绘画当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现在的中国画中,虽然也有许多描绘城市题材的作品,但看起来给人的感觉像是农村,而西方画家画的农村,也会给人以一种城市的感觉。包括我们一些大型的展览会,总有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感觉。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正在进入一个以工业和信息为主的现代文明社会,这有别于中国经历的数千年农耕文明社会。而反映在绘画作品上,我认为也应该描绘这个伟大时代的城市发展所展现出来的开放、活力、包容、阳光、生机和内涵,作品应该具有当代城市的精神,所以我称其为“城市味”。当然,我所说的“城市味”并不是说一定画城市,而是作品要呈现现代城市的气息。其实在上世纪初上海的绘画,已经显现出那种城市的特点,以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绘画,已经同许多传统风格的绘画有较大的区别。我认为中国画的城市味也是一种当代性的体现。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最早具有国际化味道的城市。上海,给人的感觉是“洋气”,当然这个“洋气”应该是被中国化了的“洋气”。而这个“洋气”也肯定会影响到上海画家,影响到画风,虽说上海这个城市在艺术上也是个多风格的城市,但确也有一批画家创新意识比较强,较少受传统绘画的束缚,问题是要创新相对难度较大,需要较长的过程,但是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画的“城市味”一定会提高,“城市味”的中国画会有很大的发展。

  西方因由写实转向写意频出大师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要再发展开拓

  李树森:我们可以注意到毕加索、马蒂斯、米罗等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都受着中国影响,马奈和莫奈也在吸收着东方文化元素。对此,丰子恺曾言:20世纪整个现代绘画的趋势是在向东方靠拢。王学仲先生提出“世界美术思潮东移论”,他研究认为“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这种发展趋势已经愈加鲜明。世界美术思潮东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很多画家,尤其一些当代艺术家,过分推崇西方艺术,甚至有些画家在菲薄、抛弃本民族艺术,做着西方艺术在中国的模仿。您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张桂铭:我觉得丰子恺、王学仲讲的都是对的。但是我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中国与西方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一个时期的写实绘画,到后来的印象派、后印象派、直到各式各样的现代派,再到抽象艺术,以我们的说法西方绘画发展变化的脉络是一条从“工”到“写”,亦即从写实到写意,后又发展到了抽象。似乎很符合发展的规律。当然尤其是抽象艺术以后,也到了不知所云的境地,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为一名画家,过分祟尚西方艺术,菲薄、摒弃本民族的艺术固然是不可取的,简单模仿当然更不应该。而中国绘画的发展同西方不一样,据绘画史记载,自唐以后,就有工、写两路并行发展的历史,而且,特别是西方现代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诸如主观表现、超越时空、抽象概括、观念象征等等,在中国古代绘画中都有所体现,而那时的西方比我们落后,也许是我们给西方以启示,抑或是西方的艺术发展必然所致,再之后他们的绘画艺术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放得开,越来越丰富多彩,还出了许多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当然上述中西方绘画发展的比较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也要作具体分析,有没有可能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到了外国,可以说我们拿的是外国的东西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方拿了我们不少,而我们自己也丢掉了不少。从当前中国画的现状来说,尤其在写实上的成就有很大的提高,而在写意上还应再创辉煌,需要更大的发展和开拓。

  中国画“强元”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主流主导

  过度追逐市场毁掉了一批卓有才华的好苗子

  李树森: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看到中国美术界存在的一些乱象,对中国美术发展前途甚为担忧。我认为在社会转型,民族复兴,文化转型,中西方文化艺术大交流、大交融、大碰撞的历史时期,必然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大变革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具备了艺术大家云集辈出的历史条件的时代。而期间在中国美术界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无序,甚至迷茫本属正常,关键是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和方法,去积极改善现实条件,呼应历史条件。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提出了在现今世界美术多元化格局和中国美术多元化局面之下,应该以中华民族主体艺术为核心,将中国画发展为“多元”环境下的“强元”之一。为此,我们开展了中国画“强元”课题研究和中国画“强元”建设工程。请问您对中国画发展环境和前途有何看法?对我们的“强元”课题有何意见或建议?

  张桂铭:对中国画的发展我还是乐观的,正如你曾撰文发表提出的“当代中国画发展具备出大师的历史条件”,但是从现实来说,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也正如你的文章中所指出的“要改善现实条件,呼应历史条件。”

  现在,从画家所处的客观条件来讲,应该是过去没有过的。无论经济状况、环境的宽松、思想精神上的自由、世界性交流学习的便利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但是艺术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例如艺术家如何面对市场的问题,处理好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由于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特殊情况、艺术品的销售流通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和经济人制度,致使市场极其混乱。艺术家一边要创作、一边又要应付市场,大大的分散了艺术家的精力。过度追逐市场的情况,也在毁掉一批卓有才华的好苗子,个中的得失利弊值得警惕和探讨。还有真正艺术评论的力量的薄弱也成了一个问题,中国确有好的艺术评论家,但有时往往让炒作之风占据了一定的主导作用,长此以往不免让人忧虑。

  你们开展的中国画“强元”课题研究和中国画“强元”建设工程,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提出了很好的有助于解决当前美术界问题的理念、观点与思路,也展开了相应的推动工作,我觉得应该给予肯定。当前的复杂情况与诸多乱象,也确实需要开展这样的工作,需要你们这样大声的呐喊与大力度推动,把真正好的艺术家推一推,集聚力量与共识,让对本民族艺术健康发展的一面成为主流、主导。

  对于单个画家来说,要去改变很多也不大可能,毕竟个人能力有限,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画好画。同时,也要有一份促进本民族艺术健康发展的责任心,为扬正气、倡正义增添正能量。总体来讲,我相信我们国家一定会更加强大起来的,对中国画再创辉煌也是充满信心的。

  主持人:李树森

  电话:010-65363425

  E-mail:haiwaiban@126.com

  www.people-art.com.cn

  北京九州金台书画院

开创中国画写意重彩现代图式语言(金台点将系列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