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不久的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吸引了千名海外学子参加,其中近一半的人带来了自己的项目。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引智平台的海创周,截至2013年,共吸引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余名留学人员前来参会。3000多名海外学子通过海创周回国创业,创办2000余家企业,创业比例高达20%。而据人社部门统计,2013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不到2%。
海创周平台等国内很多海归创业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海归解决了创业面临的一些问题。
集中创业融资渠道
创业者创业初期都避免不了创业资金筹集的问题。而对于回国创业的海归来说,资金筹集的渠道不熟悉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海归创业周等这些专门针对海归创业的平台,在吸引海归带来创业课题的同时,也吸引着风投企业、创业基金会和银行等各种融资力量。海归带着创业计划上平台,获得更多被投资的机会,从而获得第一笔创业基金。
在宁波,依靠技术参股,与广博集团成功联姻的留加博士、宁波广博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钢强说,民间融资可以为中小企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只要你的项目或技术和他们的需求对路,融资成功率非常高。”
在本届海创周上,“海鸥海归国际创业联盟”计划启动,青年海归创业项目与之进行了对接,其中“铮银贷”金融互联网、“绿之态”绿色环保、新材料新农业、国际教育与人才等60多个海归创业项目现场达成合作意向。
帮助明晰创业路径
海归创业平台上同辈们的交流、前辈们的传授经验、实地的考察等,都在帮助海归创业明晰自己的路线。
在本届海创周上,大会组织参会海归赴辽宁省内各城市和大连市各区市县、先导区及企事业单位考察洽谈。而在同一届的论坛上,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回国的200多位青年海归创业者,围绕“创新、创业、人才”三个主题,共同探讨和交流了青年海归创新创业新思想、新战略,分享成功、失败的经验。
参加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海归李先生,已在深圳成立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他说:“回国后,我刚开始想创业,但是只有一腔热血。在参与深圳各项针对留学人员的创业活动中,我创业的目标、战略才越来越明确和清晰。”
长期帮扶送上轨道
企业成长的前期是企业最容易夭折的时期,海归创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这个问题。国内各地很多平台,过去对海归创业的帮助多是短期的帮助,且集中在对用地租金的减免、少量资金的补助上,并未考虑到海归创业需要一段时间的情况,很多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并不简便。
海归覃博士考察过几个大城市,他说:“从硬件上来说,大部分城市都没问题,产业园都建得很好。我们现在重点考察的是创业的软环境,主要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的发展需要,能不能让我们的技术迅速产业化;二是地方的扶持政策;三是资本融合、推广等方面的情况。”包括海归创业周在内的国内许多大的平台,正从以往的硬件建设过渡到软环境的配套上。
海创周作为国内海归创业的有力平台之一,同国内其他平台一样,越来越有针对性地在帮助海归创业者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