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7月09日 星期三

十年耕耘 八百讲座 万千“堂粉”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听众上亿

马忠煌 梁 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7月09日   第 07 版)

  国家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参加市民文化大讲堂800期“高端对话”特别活动。
  韩 墨摄

  市民文化大讲堂十年800期特别活动“讲堂文化研讨会”现场。
  韩 墨摄

  6月29日,一个周末的下午,深圳市广电集团演播厅里嘉宾云集,观众如云,“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十年暨第800期特别节目”在这里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文化部科技司司长于平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持人白岩松,就“文化是流动的”这一主题展开了精彩对话。

  节目现场还播放了大讲堂十年历程的专题片,多位文化名人以及市民文化大讲堂的推动者也纷纷带来感言与祝福。在现场,所有观众一起回顾了市民文化大讲堂十年来的精彩瞬间,见证这个“市民需求,市民参与,市民享用”文化品牌800期的发展历程。

  2005年6月,以“鉴赏·品位”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文化普及活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正式启动,深圳成为全国最早举办市民讲座的先锋城市之一。十年来,大讲堂秉承“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的主旨,讲文学、讲艺术、讲科学、讲修养、讲人生,受众累计达上亿人次。2009年,文化部授予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文化创新奖”,大讲堂也被市民推选为“深圳市十大文化品牌”。

  

  1 莫言厉以宁等与市民面对面

  不需要预订座位,也不需要买门票,每个周末,大讲堂准时开讲,敞开大门欢迎所有学子。十年大讲堂,聚集了一大群求知若渴的深圳人。他们中有的人800堂课几乎一堂未落,听课笔记记满了一本又一本;有的人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精神殿堂,看作是最享受的周末休闲。他们自称是大讲堂的粉丝,简称“堂粉”。

  十年间,市民文化大讲堂先后邀请了莫言、厉以宁、汤一介、王蒙、张五常、易中天、但昭义、姜昆、王刚、白岩松等人登台演讲。在这里,专家学者走出了“小众”圈子,登上了与市民对话的大舞台。资深“堂粉”宋磊岩先生说:“感谢市民文化大讲堂,让市民有了和这些文化名家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十年来,市民文化大讲堂已成功举办了800场讲座。除在深圳图书馆主讲堂之外,大讲堂还走机关、进企业、去校园、行社区、踏军营,让这一免费文化福利惠及更多人群。如今,“大讲堂”已经形成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移动电视、手机短信、微博、微信、书籍、光碟、《快报》等多位一体的多元传播网络,通过电视传播覆盖了深圳所有电视观众,官方网站年均浏览量近百万次,其他各类媒体受众累计达上亿人次。

  2 率先践行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市民文化大讲堂”是一项政府出资、社会化运作的大众文化活动。在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的资助下,参与大讲堂建设的团队、社会机构日益增多。高品位文化不再“高质高价”,而是“高质免费”。无论何种身份,无论学者还是打工者,都能免费听,都能找到可以听的主题——市民的文化权利在自由选择、免费聆听中得以彰显。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十年不懈的耕耘,丰富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年间,深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软硬件齐头并进,文化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各项文化政策和文化惠民举措不断推出。800场文化大讲堂,是深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力见证。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润物细无声的高贵坚持,拉高了深圳市民的幸福指数。参加讲座的嘉宾说:“与其他活动不同,文化和学术论坛所带来的影响,很难用具体数据评测,它未必轰轰烈烈,却常常润物无声,十年不辍,对应的是一种殊为难得的高贵坚持。”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深圳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自觉的实践起点。十多年来,深圳以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工程、利民举措、便民活动,让市民共享共创文化成果。正如出席文化大讲堂第800期的主讲嘉宾白岩松所说:在全国率先提出每个市民都应拥有“文化权利”的深圳,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和捍卫着每个市民的文化权利。

  3 继深圳速度再创文化奇迹

  回眸十年文化大讲堂,800场讲座囊括了传统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军事、国际关系等市民喜闻乐见的不同领域,海内外名家毕至,各种观念纷呈。

  在市民文化大讲堂迎来800场讲座之际,深圳市图书馆南书房举行了一场“讲堂文化研讨会”。来自市内外的专家学者、各地讲堂的负责人济济一堂,共同研讨讲堂文化的发展,高度评价深圳十年市民文化大讲堂。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刘笑敢说:“第一次来参加市民文化大讲堂,就感到很新鲜,我在许多地方讲过课,但很少听说过市民的讲堂。”他认为,市民文化大讲堂给市民营造了“精神生命的空气”,“非常钦佩深圳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产生这么多的文化成果。”

  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安梧认为:“一个市民社会的养成需要人文的思想长期积淀。希望市民文化大讲堂这些活动再搞20年、30年、50年,带动一种文化生产力,届时深圳对于整个中国的影响乃至全世界的文化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作家原野说:“深圳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多年前我们都记得一个词是‘深圳速度’,我想以后谈到深圳要讲深圳文化。深圳市民的购书、阅读量非常高。800期大讲堂影响了多少市民?这些市民已成为深圳文化基因的组成部分。”

  文化大讲堂走过的十年,是深圳力量型、智慧型、创新型城市文化品格构建的关键期。这座拥有流动文化的城市与拥有古老文化积淀的城市有着意义相同而旨趣各异的文化品格,十年间国家文化主权意识经由一个个文化品牌活动的发展、推进而植根于每一位深圳市民内心,最终形成自省、自信的国民文化主体,这是新城市文化经由创造性发展形成的融汇传统人文精神的新根脉,也是深圳这座城市新的文化基因。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听众上亿
他用印地语在印度演讲(深圳名家)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