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关东军档案曾被深埋在地下。1953年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组织人员,对该批档案进行了挖掘。
“当时挖出了一大卡车日本关东宪兵队的档案。由于档案埋藏时间很长,出土后档案大部分都粘在了一起,甚至烂成一团,我们把它叫‘档案砖’”。赵素娟老人说。
赵素娟,吉林省档案馆离休干部,81岁。她参与了档案馆接收、整理这批档案的全过程,是这批档案接收和管理中“最年轻”的亲历者。
常年恒温恒湿
沿着省档案馆内的楼梯向上走,便会看见右手边有一扇铁门。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说,铁门的后面收藏的便是日军侵华的10万卷件原始档案。
档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把一个单位的档案叫一个全宗,比如:日本侵华时期的满洲中央银行就是一个全宗,给它设定一个代号,按照机构设置再编成目,一个目编制一个顺序号,全宗、机构通过顺序号都被标记得很清楚。”
这些档案主要分为两个大全宗。一个是关东宪兵队全宗,另一个是伪满洲中央银行全宗,档案都是按照机构或者问题分成目保管的。
据介绍,保存档案对温湿度都有要求。温度不能超过25℃,湿度不能超过60。因此,档案库房里装有恒温恒湿的设备,如果湿度高了,它会自动除湿,湿度不够可以加湿。此外,防虫也是很重要的。
纸粘在一起用锅蒸
1982年5月,吉林省公安厅保管的关东宪兵队档案,连同编制的检索工具(组织卡、人名卡)移交给吉林省档案馆,档案馆对破损严重档案进行了技术修复。
由于档案的纸张都粘在了一起,进行基础修复工作时十分困难。赵素娟介绍说:“除了请来专家、翻译之外,我们还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笼屉。我们用锅蒸档案,蒸完后一页一页地揭。如果揭不下来,就继续蒸。另一部分人和专家一起整理,把同类问题的档案放在一起组成卷。”
吉林省档案馆长尹怀说:“档案原文都是古日文,我们2013年一年的时间,用了12个专门人员,才仅仅翻译了400万字。10万卷件档案可能有几亿的文字量,翻译起来需要很长时间。”
“目前,吉林省档案馆两次公布的新发掘的侵华档案,只是10万卷件中的一部分,数量不到1%,可以说是冰山一角。” 副馆长穆占一说,“我们向学者和高校敞开了馆藏,让存封的档案重见天日,发挥应有的价值。”
翻译是一种折磨
说到后续的翻译工作,档案馆的第二代工作人员、吉林省档案馆历史档案管理处处长赵玉洁满心苦楚。
她是1990年到吉林省档案馆工作的,当年20多岁的她,是作为日语的专业人才被引进的。
档案馆的翻译人员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心理折磨。赵玉洁对第一次看到档案中杀人的描写记忆犹新。“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我在库房,穿着大褂,冷得浑身发抖。”
她说,集中做翻译的那几年,有段时间一直做噩梦,梦里我一直跑,后面的日军挥着军刀就来了,我躲不及,刀砍下来,人就醒了,吓出一身汗。
“我已经工作20多年了,每天看到的档案都是这么血腥的场面,内心有很多的苦楚。”她说,整理过程是对内心的折磨,“我的同事里面,有一些年轻人都有过抑郁的过程。不想与人说话,吃不下饭,尤其是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