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歌剧这颗“表演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再现辉煌,是当今世界歌剧经营者和创作者们都面临的重大课题。日前,2014世界歌剧院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来自14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国际方面,意大利都灵皇家歌剧院、佛罗伦萨市立歌剧院、美国洛杉矶歌剧院、韩国首尔艺术殿堂等15家剧院和艺术组织与会,国内方面,包括国家大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香港歌剧院、上海歌剧院、天津歌剧院、重庆歌剧院、福建歌剧院、总政歌剧团等在内的19家国内歌剧制作主要力量莅临会议。
代表们共襄盛事,围绕“当今背景下歌剧创作的走向及东西方歌剧制作的艺术特征”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在全球视野下“把脉”歌剧发展。
中国歌剧已超对西方学习与借鉴阶段
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李小祥认为:大量歌剧的问世显示出中国歌剧的形态越来越成熟,题材风格日趋多元,新创造新作品层出不穷。这说明,中国歌剧已经超越了对西方歌剧的学习与借鉴阶段,从故事的编排,到音乐风格。再到舞美呈现都日益呈现出中国声音的特有魅力。中国歌剧虽然源自西方的歌剧,但文化根源却建立在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特别是戏曲音乐之上。在本土文化的土壤和语境中,歌剧必须要适应本国的国情,在歌剧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征。
黎巴嫩卡拉卡拉舞蹈剧院的院长伊万·卡拉卡拉说:“越加深入地看东西方的不同,我们越能发现他们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说到底,观众会受到人的感情的感染,而这种感情是没有国界的。当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只是希望能够创造最好的作品。从歌剧院制片方的角度来说,东西方实际上是在不断地融合的过程,所以重要的是人的认同。我们也不知道往哪一个方向走,但是我们是将传统和现代融合起来,不断地来改善自己,并且是把艺术美和文化融合在一起。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艺术都是一种创造,艺术来自人,然后回馈观众。所以歌剧院、制作方都是一个给予的事业,把我们的这种情绪、文化、认同、传达给人们,而且不是给精英,而是给所有人的艺术。”
产业视野提升合作“含金量”
为了提升剧院间交流合作的“含金量”,每年歌剧论坛期间,国家大剧院都与多家艺术机构签署《合作宣言》,内容涉及演出制作、剧院管理、资源共享、人员培训、版权保护等多个方面,而由论坛直接促成的国际合作更不少见。
韩国国立歌剧院院长李素英曾在之前与中国媒体的交流中表达感慨:“歌剧论坛最大的意义在于能促成多方合作。记得我之前参加歌剧论坛,不仅促成了大剧院版《图兰朵》登上我们韩国国立歌剧院的舞台,而且我们还与马来西亚歌剧院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吸引了日本国立歌剧院人员赴韩国考察。”而参加此次推介会的众多剧院高层管理者也纷纷表示:“大剧院歌剧论坛不仅推动了有关当代歌剧发展的理论探讨,也使得众多歌剧同行间有了牵手合作的意向。这样一个国际性专业论坛如果年年办下去,一定能结出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为当代歌剧创作发展助一臂之力”。
新技术为歌剧创作带来创意
洛杉矶歌剧院院长 克里斯托福·凯尔奇说:加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对观众、客户以及票房进行管理是必要的。
西班牙歌剧杂志总编费尔南迪尼认为:技术也会带来创意,在21世纪我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来降低歌剧制作的成本,并且使歌剧更加的丰富多彩。
比如:对剧目进行调整,大幅增加演出活动以及表演的场次,但同时保证自己上演歌剧的质量,以及观众的满意度。减少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人数。通过增加新技术的使用来降低成本。重复使用此前的生产所带来的各种舞台的道具。联合制作也是一个降低成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