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7月01日 星期二

郝家桥

立在村民心中的碑

蒋元明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7月01日   第 08 版)

  离开陕西绥德县城,汽车西行几公里,钻进一条大山沟。途中遇上塌方,停留了一会,来到一个小山村,名叫郝家桥。

  村子里立着两座纪念碑。

  71年前,一个30岁的陕北汉子从延安毛泽东的窑洞出来,就北去绥德上任。很快他就来到郝家桥村,吃住老乡家,蹲点调查,发动群众,抓紧春耕生产。村民记得,清明节刚过,这位新上任的绥德地委书记带领村民们实行“减租减息”、“耕三余一(种三年地,余一年的粮食)”,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后来,村民刘玉厚被评为劳动模范,再后来还成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名扬陕北。那时,抗日战争到了最艰难的时候,日本鬼子疯狂了,国民党又加紧对边区经济封锁。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是当地军民唯一的出路。

  年已七旬的村民马兴业领着我们和游人爬上山坡。“这是我家的旧窑洞,习仲勋同志当年就和我父亲住在这里。”一座老院子,两孔旧窑洞。院子右侧有一旧马槽,院中央还有一个碾子,一棵槐树从碾盘中间的孔里穿出……习仲勋在这个院子里住了几个月。

  第二年夏天,与习仲勋结婚刚一年的齐心,也到郝家桥担任乡政府文书兼文化教员,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一直与李秀珍的公婆住在一块。1948年春天,齐心再次被派到郝家桥工作。50多年后,2000年,齐心重返郝家桥看望乡亲,并捐资办学,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接待,村里老人至今还记得她。在村里的纪念馆的墙上,从那些历经岁月的老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她青年时代的英姿。

  这个陕北小山村,不仅与习家有着不解之缘,而且很早就是一个“红色堡垒”,曾经帮助、掩护过谢子长、刘志丹等陕北特委、西北红军领导人……

  2002年5月,习仲勋在北京逝世。郝家桥村村民一直惦记这位老书记,他们推举代表进京参加习仲勋遗体告别仪式,齐心老人携全家与他们合影留念。

  第二年,郝家桥村建起“习仲勋同志纪念碑”,与劳动英雄刘玉厚的纪念碑立在一起。

  碑不在高,立在群众心中才会永存!

  我们离开村子时,又来了一辆大轿车,从上面下来一群年轻人,说是从榆林来旅游观光的。

在线旅游经营服务新规今起施行
立在村民心中的碑
趵突泉观鱼
采风“绝版”瑶寨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