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6月28日 星期六

经济降速为何就业反而增加(热点聚焦)

结构调整拓展空间 小微企业发展迅速

本报记者 罗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6月28日   第 02 版)

  近几年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由于经济总量扩大,我国GDP拉动就业人数较以往有较大增长,就业因此仍呈稳定增长态势。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日前介绍,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就业形势稳中趋好】

  我国就业一直保持稳定。据统计,城镇新增就业近年始终保持在年12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的较低水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体稳定,2013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69亿人。

  目前我国就业格局发生积极变化,就业结构逐步改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2011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2013年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1.4∶30.1∶38.5。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5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分别达到607万人、248万人和73万人。

  信长星指出,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等多项指标平稳增长,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经济转型成效显现】

  经济发展形势直接影响着就业状况,为何我国经济增长减速而就业反增呢?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一个原因是近10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要求就业的人数有所下降,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减缓。

  “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总量增大了,GDP增长拉动就业的人数比以前大很多。”牛犁说。据了解,前些年GDP增长一个点带动就业100万人多一点,近年,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150万人左右。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拓展了就业空间。牛犁解释说,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服务业发展超过了第二产业,相比制造业,服务业拉动就业量更多。

  政府简政放权也促进了就业。今年一季度,中国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近240万户,同比增长高达40%以上。“简政放权和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小微企业、个体私营经济获得了蓬勃发展。这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不可小视。”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说。

  经济形势紧张的时候,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力度会越大。我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已实施10年多,宏观经济政策更加关注就业增长,“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得到普遍认同,并有一整套稳定岗位、扶助困难群体的具体措施。

  产业梯度转移也带动了新增就业岗位的攀升。“今年3月我们做了统计,在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新增就业比重分别是45.1∶30.5∶24.4。”李忠说,“同时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来看,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的人数进一步增加。”

  【结构性矛盾仍存在】

  当前,就业领域仍存在新问题新挑战,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将长期存在。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当前劳动力市场既面临招一线普通工人难和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也面临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特别是随着转型升级的加快,受产业需求变化和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共同作用,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此外,一些落后产能面临淘汰,一些过剩产能需要化解,部分劳动者需要面对转岗再就业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带来局部地区的失业风险。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为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尹蔚民表示,今后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各级政府切实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一方面助推转型升级,创造更多适合高素质劳动者的管理型、智力型、技术型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推进产业区域间梯度转移,鼓励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加充分的就业机会。积极推动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镇化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

  对于完成就业目标,目前人社部换了一种思路,即先考虑就业达到什么水平,然后再考虑经济增长。经测算,今年在城镇需要就业新成长劳动力是1600多万人,考虑补充自然减员的岗位能解决500万人就业,要保持失业率不突破4.6%,就需要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只要实现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实现这个就业目标还是有把握的。

资讯快递
经济降速为何就业反而增加(热点聚焦)
“中国制造”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交付
新股不败警示仍需刹“炒风”(市场观察)
声音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