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国际禁毒日前夕,鲜为人知的海关总署缉私局昆明司法鉴定中心(简称“司法鉴定中心”)的大门向本报记者徐徐敞开。
把守祖国西南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的4065公里边境线的昆明海关缉私警察,是中国遏制毒品走私、打击毒品犯罪的一支“虎狼”之军,屡破大案要案,威慑四方。在这赫赫战绩的背后,一支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力量功不可没。
这个神秘部门在每个破获的毒品大案中发挥着怎样的关键作用?查获的毒品是如何被鉴定出来的?这些幕后英雄身怀哪些让毒贩闻风丧胆的独门绝技?怀揣读者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兴致勃勃地一探究竟。
一走进中心,首先撞入眼帘的是,4台近近1米高的白色色谱仪静静排列在黑色台面的仪器台面上,长长的乳白色管道有序分布在仪器上方。40只蓝盖白身的寸把长实验瓶环状排列在其中一台仪器上。随着一只小瓶被固定,一旁电脑上列出形状各异的波形。检验鉴定一科科长周景熟练地按着鼠标,分子式图形出现,再对照一边的数据,被检验毒品可疑物的神秘身份逐渐清晰。
上机检验的这批疑似含毒减肥药来自泰国,共107种,由于药品成份复杂,预计将花12天完成鉴定结论。这是昆明海关缉私警6天前在长水国际机场旅检现场从一导游随身行李中查获的,重80余公斤。
幕后英雄屡建奇功
理化检验鉴定主要是与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毒品较量,不管它伪装成何种面目,最终逃不过高科技仪器和鉴定人员的火眼金睛。
除强大的理化检验实力外,刑鉴中心还拥有另外两大破案神器:痕迹(指纹等)检验和文件(笔记印章等)检验。无论毒贩如何百般抵赖,甚至“零口供”,最终也会栽倒在有力的证据面前。
成立20年来,司法鉴定中心共接受涉毒案件检验鉴定1000余起,参与现场办案600余起,处理检材逾11.98万份,比对指纹9000多枚,出具各类具备法律效力的鉴定文书1000余份,其中有相当多证据让“零口供”走私毒品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制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创造这一佳绩的只有区区几位年轻的缉私警察。除刚上任的中心主任侯卫东与入职不久的董浩、段四美外,理化检验高级工程师周景、何武,痕迹检验高级工程师陈亮、董亚枚,文件检验高级工程师李德伦,都是昆明海关缉私警察中的佼佼者,是关区打击毒品走私“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的幕后英雄。
侯卫东说,作为技术支撑,刑鉴中心在破案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第一时间在案发现场拍照、提取痕迹与文字,固定证据,都是我们要做的。这几位看似文质彬彬的书生其实个个身怀绝技。
“零口供”
难逃法网!
痕迹鉴定专家陈亮面相阳光,似邻家大男孩。可他却破获了相当多的“零口供”毒品走私大案。根据他提供的指纹证据,先后有6名企图逃避法律严惩的毒贩落网。
2011年9月23日,西双版纳海关根据情报,查获一起重达48千克的冰毒走私案。毒品是在两名嫌疑人住的宾馆卫生间天花板内发现的,但两人拒绝承认运毒。
3天后,陈亮从昆明赶到,花两天时间将起获的上千份被揉皱和污染的毒品内外包装保鲜膜,用手控方法放进502胶自动熏显柜中熏显,提取了800多枚指纹。经过严格比对,最终在毒品内包装上成功提取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法庭最终认定该指纹有效,主犯获死刑,其余两人被判死缓。不过代价却是,陈亮不仅“收获”满满一脸的红包,还差点儿失去味觉。
液体冰毒
首次现身
2011年7月8日,孟定海关缉私分局查获一起走私毒品案,当场查获冰毒2677克,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缴获运毒车辆1辆,并从该车后备箱内查获军用9mm子弹70发,此外,大小3个装有微黄色和无色透明可疑液体的普通饮料瓶也引起警方怀疑。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3瓶液体均为车窗玻璃清洗液,但孟定分局和刑鉴中心民警经分析认为该液体有藏毒嫌疑,并按照液体可疑物取样包装要求密封包装送至刑鉴中心检验,最终3个瓶子均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至此该案件查获“冰”毒6508.8克。
这是昆明关区首次查获液态冰毒,它突破了警方传统意义上的毒品概念和形象,也给破案现场初检、取样、包装、运输样品带来较大困难。
“粉末天使”
惊现中国
2005年7月12日,昆明海关缉私局在对“6.5”毒品走私案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搜查时,查获毒品可疑物,存在十余种成分。何武在没有可参考技术的条件下,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试探尝试各种方法,不断改变实验条件,查询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终于在十余种成分中准确检出一种在中国尚未见查获报道的新型毒品——“粉末天使”。
“粉末天使”,学名:苯环己哌啶,英文缩写:PCP,属于国家列管的一类精神类药品,于20世纪50年代被人工合成,因其在麻醉过程中会出现使人谵妄和神经错乱的副作用而被停止使用。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此药物的滥用现象,1978年停止生产。但由于大量非法滥用的需求刺激了地下实验室对于PCP的非法生产,它成为西方国家广泛盛行的毒品之一,被称为“粉末天使”。PCP目前在亚洲被滥用还不多见,在当时的中国还未见查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