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6月23日 星期一

创新离不开“土壤”

海归如何入乡改“俗”

孙彤昕 林馥蕾 牛俊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6月23日   第 08 版)

  海归需要入乡随俗吗?《人民日报》在6月13日刊发的名为《海归需要入乡随俗吗》的评论中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入乡随俗”没有错,但前提是要看这个“俗”是良俗还是陋俗。如果是前者,自应“顺而随之”;如果是后者,就该“拒而改之”。

  该文肯定了海归科学家们敢于直面、批评“陋俗”——中国科研体制机制问题以及阻碍创新的文化积弊。

  科研创新离不开健康的“土壤”。

  入乡改“俗”少不了海归一份力

  “引进高端人才的目的不只是加强研究实力,更需要他们与国内科技人员共同努力改善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环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国杰在一次引进高端人才得失的讨论会上如是说道。

  评论中同样提到,国家大力实施“千人计划”也希望海归能引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保持改革创新的锐气。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所说:“对科技体制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是每一位海归科学家对国家、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对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国内学者,海归仿佛更多了一项入乡改“俗”的使命。而这改俗的压力可不小,一方面,对国内科研环境的担心已造成很多人才滞留海外,与此同时,一些海归也很可能“适应”科研气候,并将不健康的文化延续下去。但是,还有像施一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这样的海归,不断地反躬自省且坚定地为科研改革大声疾呼并锐意践行着。

  “软”环境越来越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科研创新的重视,经费不足、仪器设备落后、科研人员待遇差等硬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主要问题逐渐落脚在科研软环境上。

  2011年上半年,中组部人才工作局、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千人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创新人才对国内科研环境的评价并不高,49%的人认为国内“研究风气不好,把很多时间花在学术之外的‘公关’活动上”。

  为了积极改善这种软环境,被誉为国内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应运而生,走上了一条不同于国内其他科研体系的路子。在那里,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积极推行与国际接轨的聘任制度、不受行政干预的所长负责制,形成平等开放自由的科研风气,使研究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地搞科研,更不用为跑项目、拉经费、发论文而“走火入魔”。

  在短短的几年间,生命所就集聚了众多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主席的国际专家委员会这样评价生命所: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研究所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在国际科研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而像这样的科研“小环境”在全国尚属少数,其健康的科研“软环境”亟待推广。近年来,除了海归在改革及净化风气方面身体力行,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也相应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科研软环境已越来越健康。

外派“接地气”让海归教师内外兼修
为“双师型”点赞(创事记)
别无选择还是更好的选择?
海归如何入乡改“俗”
责编:齐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