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

百年老校与北京奥运会的情缘(名家话北京)

蒋效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6月10日   第 05 版)

  北京四中是北京市最著名的重点中学,建成于1907年,至今已有107年的历史了。我出生在北京,学习在北京,1961年考入四中,初中和高中都在这里度过。在我读四中的时候,我们的体育老师是国际级篮球裁判韩茂富。要知道,上世纪60年代全国仅有两名篮球国际级裁判,另一位是八一队的王长安。既是国际级裁判,又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这是很难得的。除了韩老师,还有很多体育老师也都不得了,有的是游泳、田径、举重国家级裁判,有的是足球、篮球一级裁判。这说明四中的师资队伍强,也说明体育在当时的中学里很受重视。四中还得过多年的北京市中学生篮球冠军。在北京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四中也都是名列前茅的。

  正是这样一所有着非常好的体育传统的学校,在北京市申办、筹办、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与奥林匹克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1年初,四中接到北京奥申委的一项特殊任务,代表中国青少年接待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时间是20分钟。我当时担任北京奥申委副主席兼新闻宣传部部长,我们当时没有想到这20分钟会对整个评估团起到什么重要的作用。在确定接待方案之后,北京四中建起了一道“申奥墙”,“申奥墙”上写着“四中师生期盼北京申奥成功”的口号,当时的学生会发起了全校师生的签名活动,很快,“申奥墙”就被签满了。

  学校通过奥申委找来每一位客人的照片,让学生们反复辨认,为的是评估团一下车就能立即迎上去,找到自己的接待对象。学生们还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每一位客人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背景资料,认真设计谈话的细节内容。

  2001年2月22日傍晚,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终于来了。客人们一下车,看到满眼的青少年孩子们热情地迎接他们,许多人都高兴地拍起手来。学生们用英语同客人们边说边走,每一对主客都好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其乐融融。

  当评估团一行走到申奥墙的时候,学生们向评估团团长维尔布鲁根介绍了墙上文字的含义以及全校师生的签名。学生问他愿不愿意签名,维尔布鲁根说:“我也可以签吗?”“当然可以。您要是签名了,就表明您支持奥运呀!”正当他准备签名时,一名评估团成员提醒说,你作为团长是不能签名的,否则就表示你有倾向性了,这样会有失公正。没想到这句话反而更促使维尔布鲁根去签了名,他一边走过去一边说:“我为什么不能签名?”看到了团长的举动,评估团其他成员也都纷纷签名留念。如今,这些签名都刻在泰山石上,永远地保留在四中的校园里。

  四中学生给评估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天的接待活动一直持续了50多分钟,比原计划超出了一倍多的时间。而在接待活动后的第二天,北京市政府举行欢送评估团的宴会,评估团成员们集体强烈要求再见一见这些学生,于是参加接待评估团的那些学生也受邀参加,与评审团又见了一面。

  以后,在北京奥运会筹备和举办的过程中,北京四中依然担负起积极参与、热情奉献的活跃角色。北京四中,一所百年老校,与奥运结下了不解之缘。北京奥运会之后,奥林匹克精神继续在四中弘扬,体育锻炼的优良传统依然在延续。百年老校与奥林匹克运动都在续写着新的辉煌!

  (作者为原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百年老校与北京奥运会的情缘(名家话北京)
京津冀三地今夏联手防汛(聚焦京城)
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开幕
荷兰摄影师的影像北京(洋人在北京)
点击北京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