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6月07日 星期六

蓉欧快铁 飞驰穿梭“新丝路”

本报记者 赵鹏飞 宦 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6月07日   第 05 版)

  蓉欧铁路与传统亚欧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
  (资料图片)

  9826公里,14天的运程,一端连接着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副省级城市成都,一端伸向欧洲大陆新兴的交通枢纽波兰罗兹省,这列开通了一年多的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简称“蓉欧快铁”),使成都到欧洲的时间大大缩短,让成都与欧洲贸易不断加深。

  蓉欧快铁是目前开行速度最快、开行频率最稳定的中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是连接亚欧大陆,辐射和串联中国西部、欧洲及俄罗斯的经贸“大动脉”。

     

  内陆西向连接世界的前沿

  2000年前的马队踏出了古代亚欧商贸的丝绸之路,现在一条蓉欧快铁从西部经济高地成都出发,走向欧洲。

  这列火车基本沿着传说中的丝绸之路行驶。这条连接中国和欧洲的古道曾用于运输香料、珠宝还有丝绸,直到6个世纪前遭到弃用。如今这条全长9826公里的陆上运输线因一种新的贵重货物而得到复苏,只需14天就能将数以百万计的笔记本电脑及配件送到波兰罗兹,1至3天内通过欧洲铁路、公路网络分送至伦敦、巴黎、柏林和罗马等欧洲客户手中。

  蓉欧快铁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传统,彻底改变了内陆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历史,已成为成都打造“中国向西开放前哨”的动力引擎。

  据该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蓉欧快铁站到站运行时间有望缩短到12天,货运行列也将翻倍增长,成都将成为中国西向连接世界的前沿。

  蓉欧快铁运营模式最大的不同是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让其完全融入市场,政府只当管理者,不当经营者。

  国际货运业高管披露,除“成都造”惠普外,一些电子业竞争对手也正处于开始采用这条线路从中国出口的尝试阶段。

  华硕董事长施崇棠表示,从海运转为铁路运输,“库存成本和交货期将有极大改善。”华硕是全球第三大平板电脑制造商,仅次于苹果和三星。施崇棠的公司也开始试水这条新的“丝绸之路”。

  成都在国内率先成立“物流办”。2012年,DHL在成都开设了西部物流运营总部,将其中国发展中心转移到中国西部。对此,DHL供应链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邹胤说道:“成都是我们公司十分重视的新兴市场,在未来5到10年,成都无疑是DHL整个集团的投资重点。”DHL的选择正是看中了成都着力发展物流产业,努力构建国际化产业体系的举措。

  大型台湾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在成都雇佣数万工人,主要制造苹果的iPad。该公司也把在深圳的生产活动陆续转移到西部来。

  当富士康科技集团掌门人郭台铭第一次考察成都时,他表示,富士康在沿海和中部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往大西部走,就要看物流。物流条件一直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瓶颈。其实,郭台铭关心的问题也正是所有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正是因为四川和成都给出的答案令其满意,郭台铭在成都投资建设产业基地,随后又将iPad放在成都生产。而几乎在同时,成都连续成功引进了DELL、联想、仁宝和纬创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巨头。

  目前“成都造”戴尔电脑、全球2/3的苹果iPad平板电脑和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均由成都制造,通过落地成都的国际物流货运公司销往世界,成都已深度融入到全球现代产业体系中。

  立体交通扩大开放半径

  随着“全域开放”战略的大力实施,成都“飞”出去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随着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和T2航站楼投入运行,机场保障能力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已开通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客运航线21条,中转和包机客运航线22条,航程已遍布欧洲、大洋洲、中东、南亚、东南亚以及港澳台地区。近两年来,成都先后开通了至东京、伦敦、阿布扎比等多条重量级国际直飞客运航线,为实现融入全球交通大循环起到了大跨越的作用。

  中国中西部地区首条直飞美国旧金山的客运航线将于近期开通,成都成为内地第四个开通直飞美国航线的城市。

  成都对外交往的步伐并未就此止步,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参与到成都的国际化产业体系构建中来,加强空中航道的建设更是迫在眉睫。为完善成都航空网络的全球布局,通往非洲、俄罗斯等国的国际远程航线也正在进一步酝酿之中。

  为缓解空中交通拥堵,成都第二机场建设项目应运而生,计划在今年年底破土动工。成都将成为中国内陆除北京和上海外第三个拥有两座机场的城市,这也是成都全力铺设全球航空物流网络,进而巩固西部航空枢纽战略地位的重要举措。

  此外,宽松的签证政策,是国际上扩大对外开放、刺激旅游、商贸和商务经济发展的通行做法。成都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也无疑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据统计,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近4年来平均增幅达37%,2013年突破230万人。虽然,此次“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仅仅限定符合规定的外国人“在成都行政区域内停留不超过72小时”,但不少学者和商界人士认为,此举对于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将是一个重大利好。

  成都凸显对西部辐射力

  国际产业转移开始明显向中国西部地区倾斜。数据显示,成都市近10年来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了20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52家在成都落户。

  世界500强丹麦马士基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航运物流企业,于2010年在成都建立了全球信息处理中心,将原本设在广州和深圳的信息处理中心转移到西部内陆来。“成都这个信息中心里的1200多名员工九成是四川本地人,选择这里是看中了充沛的人力资源。”马士基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在成都进行投资,不仅看到了这里高效率、高素质劳动力,也着眼于成都对整个西部的辐射能力。”据戴尔四川项目总监黄云飞介绍,“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制造的产品向东南亚走、向东北走,还能通过欧亚铁路,或者通过空中向欧洲、北美走。”

  在戴尔之前,英特尔的入驻则被看做是成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也是成都政务服务走向高效的一个新起点。

  当初英特尔提出厂区电压要绝对稳定,甚至不能有毫秒级的波动。为此,成都市和他们坐下来一起研究改造政务流程,以最快速度专门架设了高质量的供电线路,保证了供电的稳定。

  “按照四川省委的部署,成都应担负起全省首位城市的发展责任,只有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政务环境,才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先机,赢得发展。”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说。

蓉欧快铁 飞驰穿梭“新丝路”
“切糕合伙人”签约孵化器(焦点瞬间)
以法治暴也需依法止暴(时事点评)
中国跨境会奖旅游成了香饽饽
责编:宦佳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