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日前在河南省博物院举行。展览展出了50余件书法作品,涵盖楷、行、草、隶、篆各种书体,都是张海古稀之年后的新作。
这是张海首次在家乡举办个人书法展。人到古稀,乡情优柔而苍然代发。张海带着炙热的乡情、带着对故乡的敬畏与回报之心去创作,通过更加内敛、雄厚的书法作品,回报故乡的人民和养育他的热土。同时,他也借此从故土上汲取新的能量和动力,在艺术道路上再次出发。
容纳古今 通会求新
张海1941年出生在河南偃师。那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著名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还有更早的夏代都城。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字写得好就是有文化有教养的象征。张海小时候常见大人们逢年过节写对联,那气韵生动的毛笔字让他着迷。上小学后,张海开始跟着老师学写大字,从此走上了书法学习的道路。这一走,已过古稀之年。
在几十年艰辛沉潜的艺术道路上,张海一以贯之,上下求索,书艺日见精纯。他的书法扎根深厚的传统土壤,融汇创新,形成了卓然独立的“张海风格”。他的隶书以汉碑、简帛、草法相参的浑融之境和浓郁的写意风神,彰显出端庄峭拔、雄浑强健的正大气象。他的行草书老辣纵横,超迈自然,变化万殊,充溢着一种奇崛浪漫的盛世文心。他的楷书在魏碑的朴茂中流泻出行书的灵动,篆书则又以飘逸的用笔,如风而行。正是这种容纳古今的气度和通会求新的探索精神,使张海的书法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如今,张海的书法风格由古雅走向老辣,由精熟走向神秀。即使人到古稀之年,仍然保持着淳朴平和的文人本色和昂扬向上的创作活力。正如其诗所云:“人书俱老对斜晖,检点平生幸不菲。付与后人评得失,仍将余力探几微。”人虽已老,书还未敢称老,故而壮心不已,老而弥坚,不断精进。
创作时代的精品
张海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书法组织工作,2005年当选第五届中国书协主席团主席,2010年蝉联第六届中国书协主席团主席。多年来,他主张书界要力推精品,书法家要有代表作,当代书坛要力争出经典、出大师。对此,有人赞许,有人异议。
张海说,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名字总是和他们的代表作联系在一起,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多宝塔碑》等。但到了近现代,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书法大家,但代表作少得可怜,人们只能笼统地说某某书法家的字写得好,却不知道他有哪些代表作。
在张海看来,如果书法家没有代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艺术形象会越来越模糊;没有代表作,书法批评常常容易走入误区;没有代表作,后来者就很难找出一个继承前人、超越前人的切入点;没有代表作,容易导致虚无主义的抬头,产生今不如昔的感慨。因此,他一再提出强化精品意识、代表作意识。
“一件艺术精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艺术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一个艺术家能否载入史册的重要依托。较之成千上万件泛泛之作,创作一件精品,要付多出得多的时间和心血。”张海认为,古今书法名作,既有小品,也有巨制。精品力作,既不取决于尺幅大小,也不取决于字数多少,关键在于作品的含金量。精品力作又应具有相对性和阶段性,关键在于作者是否慧眼独具,披沙拣金。
艺术探索不止步
张海为人谦逊低调,不张扬;他乐善好施,屡屡捐资书法事业,大力提携后辈;他挚爱养育他的中原热土,对家乡父老一往情深,对师长朋友念念不忘。
张海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只有一个非常朴素的想法,那就是把自己工作做好。就是这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想法,推着他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应了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在对的时候,对的地方,遇到了对的人”。
张海认为,伟大的时代,给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每位艺术家都可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施展聪明才智。而他自己只是众多寻梦艺术家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书家,同时又是书协的领导,社会在给予张海许多荣誉,也赋予他重大的责任。担任书协领导的工作,虽然挤占了他不少艺术创作的时间,但却一点没有消减他在艺术创作上孜孜以求的热情。张海说,从“书圣”王羲之,到近代的于右任,都是肩负社会重任的人,同样也是成功的书法家。他相信,时间是海绵里的水,要会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坚持创作。
在张海看来,书家要靠作品说话。一个艺术家,一旦停止了艺术探索的脚步,创作的热情消弭了,他的艺术生命也就枯竭了。他认为,书家一定要沉下去,沉到经典、传统、修养中去,认真、扎实地深入传统,学习古人,大胆实践,积极创新。“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需一代代薪火相传,延至永远。”
张海,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艺术品中国资深顾问,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