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麦家,仿佛身处瑰丽奇幻、不可思议的梦境——出版于10多年前的旧作被国际出版豪门企鹅和FSG相中,成为超级畅销书,拿到15%的天价版税,被国外媒体热切关注……这一切,是怎么实现的?
今年3月18日,企鹅英国总部、美国FSG出版集团向全球同步推出中国作家麦家长篇小说《解密》的英译本《DECODED》,20小时内销量闯入美英亚马逊前10000名(同期位居第二的中国作品排名为49502位)。之后名次一直往前冲,分别进入英美图书总榜文学书前50名,这是中国作家在海外销售的最好成绩。其版税不仅远高于一般中国作家海外出版的6%-7%,而且已达到欧美畅销书作家才有的15%。
西班牙PLANETA的DESTINO、法国“出版界教父”罗贝尔·拉封等13个国家的一线出版社、出版人也都向麦家抛出绣球,愿意几乎同时出版一部华语作家作品,这种情况,10年内还是第一次出现。
西方主要媒体对此给予强烈关注,一个多月里,《华尔街日报》进行了3次报道和评论,评价“《解密》一书趣味和文学色彩兼容并包,从一种类似寓言的虚构故事延伸到对谍报和真实的猜测中,暗含诸如切斯特顿、博尔赫斯、意象派诗人、希伯来和基督教经文、纳博科夫和尼采的回声之感” ;《纽约时报》则是4次评价,它援引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的评价,称麦家的小说艺术风格“混合了革命历史传奇和间谍小说,又有西方间谍小说和心理惊悚文学的影响”。英国《每日电讯报》做了上万字报道,盛赞《解密》是一部“你不可错过的中国小说”。
《解密》的成功初初看起来,是麦家写了一个好故事,碰到了一个好翻译,搭上了国际出版界的豪门。
用好故事征服读者
在中国,麦家以特情小说掀起了一波至今不衰的影视“谍战风”——电视剧《暗算》红遍中国,电影《风声》、《听风者》(《暗算》改编)票房均达2.6亿元以上,他的谍战小说在国内售出逾500万册。
《解密》讲述患有自闭症的数学天才、“大头虫”容金珍,围绕“紫密”和“黑密”两部密码,与恩师希伊斯殊死搏斗,这位破译家为新中国的安全心甘情愿地“燃烧了自己”……这是他的第一部谍战小说,也是最艰难的一部。1991年开始写,想告别固化的文学模式,没想到写了11年,被反复退稿,伤心、绝望。3次彻底推翻重写,局部修改至少有20次,从121万字删到了21万字。其间他曾无数次地痛斥自己愚笨、可怜,以致全部青春都可能为它废掉。但当他终于写完,他相信自己写出了一部非凡的小说,至少在中国是唯一的。恰恰是这部给他带来最大挫败感的《解密》,创造了奇迹。
要征服海外读者,首先要解决文化接受度的问题。过多强调民族化、中国风土人情,需要读者有相应的背景,容易造成理解隔阂。而悬疑、破译密码题材和强调故事性,使麦家的书没有地域性。正如“企鹅当代经典”书系的编辑总监基施鲍姆所说:“麦家先生颠覆了我们对中国作家的传统印象,我们没想到中国也有这样的作家,他写作的题材是世界性的。”
麦家认为:在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的耐心和接受度已经无限度降低。中国网络文学的变相兴盛,就是因为这一代作家为主题而写作,以至于把故事的主干都压垮了,写出来的小说太难看,所以读者抛弃了小说。
巧遇一个好翻译
6年前,台湾人谭光磊找到麦家,希望成为其海外版权代理人。可3年过去,竟然连一本书的版权都没有卖出去,令他们感到很失望。
上海世博会期间,一位中文名字叫米欧敏的英国女子在上海机场逛书店,看到了《解密》和《暗算》,书封关于密码破译专家的介绍引起了她的兴趣,因为她的祖父二战时在“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领导下从事过破译纳粹德国密码的工作。她决定翻译给爷爷看,自娱自乐地翻译了8万字。后来她的牛津同学、著名汉学家蓝诗玲拿给企鹅编辑看,引起了对方的浓厚兴趣。
米欧敏的父亲是土耳其语教授,母亲是波斯语教授。她曾问父亲世上最难学的语言是什么,父亲说是中文,她就决定学中文。在牛津从本科读到博士,博士研究方向是先秦文化和吴越古汉语。如今米欧敏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中文。
《纽约时报》的记者曾对麦家说:(企鹅版)《解密》像一帖兴奋剂,让我一夜没睡。有一种古典的美,看了一遍还想看第二遍。
搭上出版界“豪门”
“企鹅”在西方出版界无人不知——它是英语世界第一大出版集团。《解密》和《暗算》还被收入“企鹅当代经典”书系,与《百年孤独》、《尤利西斯》、《局外人》、《洛丽塔》等共享荣光。
FSG是美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出版商业集团,有“文学帝国守护神”之美誉,因其旗下有22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诺奖御用出版社”,麦家是FSG书单上的第一位中国作家。FSG总编辑艾瑞克·钦斯基看过书稿后说:“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如此痴迷于一本小说。”付梓前,他在扉页给读者致信称“麦家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你们尚未听闻的最受欢迎的作家”。
出版豪门的商业推广能力和影响力也会让人瞠目。去年9月,美国FSG特派一支摄制团队从纽约飞到杭州,用一周时间,花费数十万为《解密》量身定制一部预告片,为新书出版造势。“2014年最出人意料的悬念作品”、“中国最重要的文学现象登陆西方”,伴随这些广告语,未来5、6、7月,各出版社将按照国际明星的培养模式安排麦家进行环球宣传,与读者见面,出版商还为《解密》特制作工艺精美的展架、礼物。
得知FSG将出版《解密》,《纽约时报》派文字和摄影记者赶赴杭州,对麦家进行深度专访,不仅报道了麦家自费创立扶持青年作者免费写作和交流的公益平台“理想谷”,甚至还将斯诺登事件与荣金珍挂钩,称《解密》具现实意义。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卫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经济学人》以及BBC电台等30多家海外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背后未必没有大出版商的影子。
明天他们会迷恋我们
麦家说:“我在被冷落了十多年后,也许是博得了上帝的同情,给了我一块饼吃。”他把最近发生的传奇当做命运的眷顾。
近年来,中国作家纷纷走出去。但版权贸易专家姜汉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远未达到广泛输出的层面,“表面上看是翻译之难,实际上却是综合国力和世界地位的不平等”。汉学家蓝诗玲指出:“2009年,全美国只出版了8本中国小说”,“在英国剑桥大学城最好的学术书店,中国文学古今所有书籍也不过占据了书架的一层,其长度不足一米”,“中国文学的翻译作品对母语为英语的大众来说始终缺乏市场,大多数作品只是在某些院校、研究机构的赞助下出版的,并没有真正进入书店”。个别作家的“走出去”就是“找个人翻译一下印个二三百本就完事了”。
《解密》为西方读者所接受或者预示了中国本土文化国际化的开端。麦家拥有了好故事、好翻译、好出版商以及好运气,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试想如果没有世博会,《解密》可能是另外一个故事……
麦家说:莫言得诺奖,相当于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引爆了一个原子弹,但最有威力的“原子弹”是中国经济的崛起。这个“原子弹”已经波及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不仅仅是文学或者文化圈,而是每一个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他们的每一个白天和夜晚。只要我们经济上保持不变的发展趋势,其他方面又有所改变,今天我们是怎么迷恋他们,明天他们就会怎么迷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