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发生深刻变化,增长速度处于换挡期,结构调整迈入紧要关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信息消费,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是实现经济内生增长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规模不断壮大,市场供需两旺,商业模式与挖掘需求潜力日益契合,信息消费的需求溢出效应、增长效应日益显著,正成为扩大内需和增长提质升级的重要引擎之一。
信息消费规模高速增长,撬动社会总需求快速扩张。2010-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由1.01万亿元增长到2.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9.7%。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由3800亿元增长到1.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引致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大规模投资,拉动中间投资需求急剧增长。2013年,电信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3754.7亿元,创造了4年来的新高;电子信息制造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认知计算等信息技术前沿领域正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信息产品创新空前活跃,持续提升消费增长动力。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产品种类和数量加速增长趋势显著,智能终端的换机与新增消费市场规模巨大。2013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4.23亿部,超过前5年出货总和,占全部手机出货量的73.1%,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智能手机整体消费规模约5566亿元,同比增长62%。平板电脑销量超过1600万台,同比增长6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整体渗透率超过20%,消费规模突破510亿元,同比增长46.5%。此外,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新型智能终端逐步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相继涌现,不断引发消费新热点。
移动应用融合渗透,开启消费巨大空间。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视频等融合应用表现出明显的移动化趋势,提供了更加方便灵活的购物消费模式,催生和激发了大量新的消费需求。以移动互联网与零售、社交融合应用为例,2013年11月11日手机淘宝购物消费规模全面井喷,全日成交额53.5亿,是2012年同日成交额的5.6倍,占全天淘宝和天猫支付宝总成交额的15%;2013年除夕夜在微信上参与抢红包活动的总人数达到482万,最高峰时每分钟“新年红包”数量超过2.5万个,当日有200万张银行卡加入微信金融平台。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消费收入接近2000亿元,增长约47%,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来源。
信息消费的增长带动效应日益凸显,为构建繁荣的信息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信息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与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相关的活动。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带动工业、服务业等相关行业新增产出1.19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8.85个百分点,约占同期GDP增速的11%;网络零售规模1.85亿元,同比增长50%,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约8%,拉动新增消费7800亿元。信息消费前向嵌入到各类信息产品中,可直接为技术创新提供需求牵引力;后向绑定各种服务,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具备了提升消费水平和衍生新消费热点的供给推动力。
2014年是落实中国宽带战略和4G商用元年,用户、服务、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将进一步推动信息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基于增长预期与结构转型,2014年,经济社会各领域对信息网络、技术、产品和服务等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信息消费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今年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2.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9%,对GDP增长的贡献达0.8个百分点左右。
(作者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