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国,我都会发现国内无论是行为做事还是城市基建都有很多变化。有些变化是能看到的,有些变化则是需要依靠国内的亲朋向我这个“外乡人”点化才能发现的。比如,容易看到的有形的变化是,转眼间北京的地铁网络完全可以比超伦敦了;而不容易觉察的无形变化是,现在叫出租车都用手机软件了,要是还站在马路上伸脖张望、挥臂拦车可就落伍了。
和每个留学生一样,在国内都市生活各种纷繁的变化中,我对其中“国际化”的元素会尤其敏感,大到发现北京已经引进了从老佛爷到乐购等欧洲各种性质的大商店,小到在居民区的超市里发现了英美流行的脱敏牙膏。
每一次回国的头几天走在路上,我总是免不了发出一连串类似“原来国内也有这个了!北京现在也可以买到那个了!”的感慨。表姐有时揶揄我的一惊一乍好似一个没见识的孩子,但其实每个感慨后面都是小小的惊喜,因为正是这些或大或小的国际元素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扎根才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兼容并包和前沿多元。
你也许不相信,今年4月回北京最让我惊喜的变化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的货架上看到的!在我的印象里,纪念品商店可不是国内博物馆的长项,尤其对于小孩子来说。记得小时候不论是学校组织还是父母带着去博物馆,我踮着脚勉强看到几行严谨枯燥的解说词已经让参观索然无趣,而纪念品店里也无非是香珠、玉器、仿古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还不如外面小摊上的冰棍诱人!所以我小时候一直觉得,能上得展堂的历史、考古、书法、绘画“自然”都是给那些学识渊博的大人们看的,与我这个小毛孩隔着十万八千里。
但这回在国博的纪念品商店里,我发现有好几排在国外颇为流行的考古益智玩具:在巴掌大的小盒子里是一块“藏”有缩微兵马俑、恐龙骨架或者古兵器的土坯,和这些缩微宝贝相匹配的是玩具盒子里附带的小刷子等考古工具。小孩子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模拟真实考古程序,把有故事的宝贝挖掘出来,重新组合,上色保存。这样即便是小学生,也能体会到考古的乐趣。
记得我刚到英国时,发现几乎每个博物馆里除了有针对儿童的展品讲解之外,还会有大量针对展览内容与少儿互动的玩具,有考古的、美术的、建筑的、科学实验的,五花八门。当时我这个博士研究生十分艳羡英国的小孩子从小就能接触这么多模拟实验。确实,严肃的科研勘察和看似深奥的阳春白雪,不应是成年人的“特权”,它们为什么不可以融为童趣的一部分?
就在我惊叹国博的少儿纪念品做得有声有色时,一位八九岁的小女孩拉着同伴跑进店里,指着那些考古玩具说:“这个特有意思!”随后两个小女孩叽叽咕咕地热烈讨论着她们下一个科学探险要“发掘”出什么。博物馆货架的变化是直观有形的,但我更感觉到国内文史科技普及工作的无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