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5月01日 星期四

三联韬奋书店:

点亮城市一盏灯

叶 子 黄 龙 裴逊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5月01日   第 06 版)

  CFP供稿

  坐在楼梯上读书的人

    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赞赏该书店推出的“深夜书房”“很有深意”,“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他希望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潜行——

   

    “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在10天试运营之后,三联韬奋书店于4月18日正式进入“24小时营业”,成为京城文化生活新景点。

    深夜书房 书虫好去处

    4月12日晚上8点多,笔者走进了人头攒动的三联韬奋书店。读者大多集中在杂志区和新书推荐区翻看。一层最里边的儿童区甚是热闹,像个亲子乐园。一位老奶奶带着4岁的孙女在儿童智力游戏书中玩起了“走迷宫”游戏。玩累了,小女孩就到一旁翻起连环画,老奶奶则倚在书架旁阅读自己喜爱的文学书。老奶奶说:“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孙女过来看书,一般不会太晚,9点多就会回家。”

    临近9点,书店工作人员开始布置深夜书房。他们增设了简易桌椅,配上台灯和插座,一层靠近橱窗的区域有3套,地下一层前后场的部分区域有5套。没占到桌椅的读者则或坐或站或倚,书桌旁、书架边、木地板上、墙角处、楼梯上,到处都是专心致志的夜读人。

    9点过后,收银台区域就热闹了起来,5位收银员为排满长队的顾客结账。夜间营业期间书籍打8折,还有换购活动。一般顾客消费都在100元以上。有些读者干脆带上买的书,走进二层的雕刻时光咖啡屋,点上一杯咖啡,边品边看。

    临近午夜,笔者粗略数了数,书店还有200多人。很多上班族工作忙,只有晚上有时间来书店。搞IT的何先生来书店散心,他认为三联书店环境比较自由,“有些人晚上精神比较好,有这样一个看书的地方也很不错。”

    在年轻读者占绝大多数的书店里,笔者注意到一位中年男子正在书架前翻看。这位金先生不太看好书店持续24小时营业,“坚持个10天半个月差不多,大城市赶时髦,就像时尚一样,都是一阵的。大家第二天还得照常生活工作,没必要耗一晚上。”原来金先生是陪着女儿过来体验,准备呆到1点半就回家。

    1点过后,读者逐渐减少。留下的人大多挑好了心仪的书,找到比较舒服的位置,开始了真正的“夜读”。中国人民大学的小王正在看一本村上春树的小说,“今天是周末,过来体验一下,感觉这里很有读书的气氛。”他带了干粮,准备熬到凌晨再坐头班地铁回学校补觉。笔者发现有不少和小王一样的大学生,趁着周末,七八点钟就来书店准备夜读。

    凌晨3点,书店还有70多人。夜渐深了,一些人打起哈欠,一些人倚在墙边睡着了。小王依然在看书,精神很好。凌晨4点时,书店里还有50来人。笔者从书架间走过的时候,有人被笔者的脚步声惊醒,睁开朦胧的睡眼,看一眼时间,又翻开书继续阅读。

    黎明降临前,笔者离开了书店。回望中,暗夜沉沉,只有书店是亮的。

    政策扶持 助书店发展

    全天候营业书店在中国并不新奇。上海思考乐书局浦东店,在2005年3月因租金过高导致高额亏损最终向读者关上了大门,持续时间不到2年。2013年,北京Page One书店三里屯店也有过尝试,但从员工和成本方面考虑,最终选择在周末和节假日24小时营业。那么三联韬奋书店为何又勇于尝试呢?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3年前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在台湾考察出版业时,受到诚品书店启发。但考虑到北京的环境不很成熟和24小时开放的高额成本,计划就搁浅了。2013年,国家拿出一笔资金资助全国56家书店,三联韬奋书店拿到中央文化产业发展基金100万元的补贴。另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有了国家这些扶持,书店每年免税额可达五六十万元,如果营收与投入持平,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就将长期运行下去。另外,三联书店不用交房租也省去了很大一笔开销。

    对于诚品书店将书店、画廊、花店、商场、餐饮全部囊括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张作珍透露北京三联韬奋书店还没这方面考虑,“看经营和场地情况,可能会做与文化相关的,比如加一些文创产品。”

    据悉,在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北京首家民营24小时书店即将诞生。而北京精典博维公司筹备的“24小时博书屋”,预计今年“五一”开业。

    书店搭台 全民来阅读

    今年两会,“倡导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三联韬奋书店进行夜间经营尝试,为读书、爱书的人打造了一方阅读天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说,“它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说:“24小时书店满足了一部分夜间读书人群,有格调也有情调,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如今年轻人喜欢在网上买书或看电子书,但是书店作为文化场所,读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专程从东四环赶来的“书虫”小王表示自己很支持三联通宵营业。

    但是,在传统书店普遍不景气背景下,对于24小时书店的发展前景,不少人表示担忧。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祁述裕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24小时书店投入成本过大,从经济效益上讲并不可取。“更多的意义在于宣示作用,带动全民读书的氛围。”祁述裕认为,“传统书店与电子书各有优势,传统书店有书目展示,还可以邀请一些名人与大家进行交流对话。书店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可以感受文化氛围”,应该利用自身的空间优势,实现错位发展。

点亮城市一盏灯
文化部部长直面“文化热点”
新华社社长论引领现代舆论场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爱书妙语
翟俊杰:一辈子能当两辈子过(名人书房)
世界书香日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