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25日 星期五

人生若寄

——齐白石手札的艺境

张玉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25日   第 16 版)

  如此千里
  齐白石

  “人谓(吾)只能画虾,冤哉!”齐白石78岁时曾在一幅虾图的题跋中为自己“辩护”,希望人们对他的作品多一些认识。

  北京画院美术馆日前推出“人生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展览,从独特的艺术侧面讲述齐白石从木匠到巨匠的人生传奇,以纪念齐白石诞辰150周年。

  “尽了功夫烧炼,方成一粒丹砂”,这是齐白石62岁时在《一粒丹砂图》上的题跋,是对他几十年艺术创作艰辛与探索的总结。本次展览以自述为线索,以第一人称“我”来导引观众,在老人的娓娓道来中我们可以体味他坎坷、艰难而又丰富、精彩的人生。

  北京画院美术馆一至四层的展厅,自述与藏品并置,题跋与诗稿对应,书法与印章相连。齐白石一生有5次出游的经历,走过祖国的一大半河山,从展览中陈列的一本本日记、诗稿、手札中我们可以想见,一位50多岁的长者在“五出五归”路途中,于驿站、舟中、邮亭提笔舔墨,记下当时当地的所见、所思、所想,就是这些生活琐事,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满而鲜活的齐白石形象,让我们能够从艺术家主体的角度,更为深入地体味他笔下的艺术人生。

  展览中还有齐白石70岁之前画的虾,与他后来的虾作有明显区别。虾须的条数,躯干的节数,腿的长短,墨色的干湿浓淡,线条的粗细软硬,都大有不同。其晚年虾作调动所有上述因素,才使得虾在宣纸上游动起来。齐白石自己总结“余画虾几十年始得其神”,他用自己的实践告诉观众,艺术是一种反复推敲、技术性很强的复杂劳动。齐白石曾是一名木匠,手艺人的经历使他在以后的创作中对结构、工序追求精益求精。“艺”与“术”对他而言并不玄奥,在一幅画蚕的作品上他写道:“刚才别人求画蚕,画得不过瘾,乘兴再来一张。”画画于他而言是简单快乐的劳作。

  衰年变法,齐白石是艺术史上少见的越老画得越好的艺术家。是什么原因让老人保持源源不断的灵感?在饱含情思的手札面前,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回答:你对传统有多么尊重,你对自然有多么热爱,你就会画得多么好。

法国名作首度来华 摆开法式艺术盛宴
丹青着意写山水 诗赋随口咏古今
人生若寄
樊洲笔下的韵律山水
文联百名表演艺术家举办书画展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